历史百科网

威尼斯的保罗

[拼音]:Weiniside Baoluo

[外文]:Paul of Venice (?~1429)

中世纪意大利逻辑学家。逻辑史书上关于他的生平记载极少。他曾任教师,著有《大逻辑》等书。

保罗对词项、命题和推论作了详尽的研究,对欧洲中世纪逻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大逻辑》一书是中世纪最系统的一部形式逻辑著作。他陈述了一些重要的推论规则,例如:

(1)从条件命题的前件得到后件,是正确的推论;

(2)在析取命题中,从否定一支得到另一支是正确的推论;

(3)对条件命题,由后件的矛盾命题到前件的矛盾命题是有效的推论;

(4)如果前一个推论的后件是后面一个推论的前件,则从第一个推论的前件到之后一个推论的后件,是有效的推论,等等。保罗还发现了“说谎者悖论”(见悖论)的一些变形,如苏格拉底相信“苏格拉底骗人”,此外不相信其他命题等。他在发现这类悖论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前人提出的解决办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保罗的办法实质上在于严格区别悖论命题的普通涵义和“精当”涵义。设悖论命题为 A(即A意味:A是假的),悖论的产生与以下两个命题有关:

(1)如果A意味p,则A真当且仅当p,

(2)如果A意味p,则A假当且仅当非p。

(1)②对A采用的是普通涵义。A的“精当”涵义如下:

(1)ˊ 如果A意味p,则A真当且仅当[嘼A真,并且嘽p];

(2)ˊ 如果A意味p,则A假当且仅当[并非嘼A真,并且嘽p]。

按照保罗的办法,以①ˊ②ˊ取代①②,悖论就不会发生。这种巧妙的解决办法已接触到语言分层次的问题。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振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威尼斯的保罗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振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617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