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萧淑妃

姓名:萧氏(后妃封号"淑妃",民间传小字玉儿)

生卒年份:约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

籍贯: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

家族背景:南朝梁皇室后裔,属隋唐时期顶级门阀"兰陵萧氏"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据《旧唐书·后妃传》推断,萧淑妃约生于贞观初年,家族为延续四百余年的南朝士族领袖。兰陵萧氏在隋唐之际涌现18位宰相,萧氏自幼接受严格贵族教育,通晓经史典籍,善弹琵琶,书法得王羲之笔意精髓,这为日后进入皇室奠定基础。

二、宫廷生涯

晋王侍妾时期(645年)

贞观十九年,14岁的萧氏因"容止端丽"被选入晋王府,成为李治早期侍妾。这段时期诞下长子李素节(646年)及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奠定初期受宠地位。

高宗朝得势(649-653年)

李治即位后,萧氏凭借子嗣优势晋封淑妃(正一品),与王皇后形成后宫两强格局。子李素节因"岐嶷有风采"(《新唐书》)深受高宗喜爱,引发立储争议。

与武则天权斗(654-655年)

永徽年间,武则天二度入宫引发后宫权力重构。萧淑妃联合王皇后对抗武氏失败,永徽六年十月被废为庶人,与王氏同遭虐杀,终年约24岁。

三、历史争议点

死亡细节

《资治通鉴》载武则天"促诏杖二人百,剔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此刑罚真实性存疑,可能掺杂后世演绎成分。

诅咒传说

被废时发出"愿来世阿武为鼠我为猫"的诅咒(《新唐书》),导致武则天终生禁宫中养猫,该记载反映唐代"厌胜"文化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子女命运

子李素节后遭武后迫害致死(被缢杀于龙门驿),两公主囚禁掖庭38年方获释,成为萧武斗争的重要历史注脚。

四、历史评价

门阀政治缩影

萧淑妃的兴衰折射隋唐之际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的角力,败亡标志着传统门阀对后宫影响力式微。

女性参政样本

新旧《唐书》将塑造为"性凶险"(《旧唐书》)的负面形象,实则反映唐代史官对介入政治的女性的书写范式。

文化符号演变

宋元话本将妖魔化,明清戏曲则多渲染宫斗细节,近现代史学始回归政治博弈视角解读人生轨迹。

萧淑妃亲属关系

丈夫-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初时宠爱萧淑妃,武则天入宫后,萧淑妃的宠爱逐渐减少,后被其下诏囚禁。
唐高宗李治

儿子-李素节(李治第四子)

萧淑妃所出之子李素节,是高宗的第四子。武则天独揽朝政之后,对高宗庶出诸子大加贬抑。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武则天加紧了对异己势力的铲除。天授年间,李素节被人诬告谋反,在都城南驿被缢死。

女儿-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

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都年过三十才被武则天安排嫁给侍卫。义阳公主下嫁天水略阳人士权毅,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权毅被杀,公主随后而亡。唐中宗复位后,追封义阳公主为金城公主。
高安公主,初封宣城公主,下嫁颖州刺史王勖[xù],武周天授二年(691年),驸马王勖被杀,宣城公主被迫入宫,因病侥幸躲过迫害。唐中宗复位后,宣城公主进封长公主。唐睿宗即位后,宣城公主改封高安长公主。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五月,逝世于长安永平里的家中,享年六十六岁。

萧淑妃相关的资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