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 Xiake
明代散文家、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徐霞客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好学,博览史籍及图经地志。应试不第后,感慨于明末政治黑暗, 剧烈,遂断功名之念,以“问奇于名山大川”为志,自22岁起出游。30余年间,东涉闽海,西登华山,北及燕晋,南抵云贵两广,游历了今日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他在旅行中备尝艰险,遇盗被劫、绝粮乞食,均未挫其意志。观察所得,按日记载,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徐霞客是我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其《游记》为卓越的地理学著作,对祖国广大地区山川形胜、岩石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矿产、居民风俗,均有系统翔实的记述。他以目验的事实,修正了许多古代地志沿误之处,破除了若干迷信臆说。他从朴素的科学方法出发,阐明了地下水压力原理,得出河流流速与流程成反比的分析;观察到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生态的影响。特别是他实地勘查了 100多个石灰岩溶洞,正确指出岩溶地貌的成因和特征。这一发现,早于欧洲人约两个世纪。而徐霞客用目测步量取得的数据,与现代测量结果十分相近。这就使《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还是优美的游记文学作品。明代以前,虽已出现用日记体写的记游散文,但都不及《徐霞客游记》博大宏丽,用《水经注》以来的游记专著与之相比,不啻片玉之与昆山。《徐霞客游记》在文学上的特点是:
(1)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如《楚游日记》中麻叶洞探幽一节,以千余字篇幅,写其从方圆尺许之 入洞,“蛇伏以进,背磨腰贴”,渐次发现洞中各种佳境,曲折上下,凡经一里余始“穿窍而出”,致使土人奉他为“ 术人”,“顶额称异”。文章将洞中的奇景、爬行的艰辛以及土人心情的变化,据实写出,毫无虚构痕迹。这种写实特色,贯于《游记》全书。
(2)写景状物,力求精细,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如《滇游日记十》中对腾越州硫磺塘的描写:“……溯小溪西上,半里,坡间烟势更大,见石坡平突,东北开一穴,如仰口而张其上腭,其中下绾如喉,水与气从中喷出,如有炉橐鼓风煽焰于下,水一沸跃,一停伏,作呼吸状。跃出之势,风水交迫,喷若发机,声如吼虎,其高数尺,坠涧 ,犹热若探汤;或跃时,风从中捲,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外,飞沫犹烁人面也。余欲俯窥喉中,为水所射,不得近。”文笔细密,一如工笔藻绘,使对象具有了质感和立体感。
(3)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如《游雁宕山日记》中对雁宕诸峰之形容,使用了“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袈裟伛偻”,“奇巧百出”,“流霞映采”,“亭亭插天”,“重岩陡起”,“环绕回合”,“开张峭削”,“冰壶瑶界”,“下伏如邱垤”,“如行刀背”等等形象,比譬生动,互不重复,致使全书词藻富丽,蔚为大观。
(4)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浙游日记》一节:“江清月皎,水天一空,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村树人烟俱熔。彻成水晶一块,直是肤里无间,渣滓不留,满前皆飞跃也。”象这种托出意境,情景交融的好文字,全书中不时出现,给人以强烈美感。
(5)写景时亦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如《滇游日记六》一节:“盖兰宗所结庐之东,有石崖傍峡而起,高数十丈,其下嵌壁而入,水自崖外飞悬,垂空洒壁,历乱纵横,皆如明珠贯索。余因排帘入嵌壁中,外望兰宗诸人,如隔雾牵绡,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映之妙。崖之两畔,有绿苔上翳,若绚彩铺绒,翠 滴,此又化工之点染,非石非风,另成幻相者也。”这段文字,表达作者对崖前瀑布的视觉感受,写得相当优美。
(6)写景状物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如“人意山光,皆有喜态”,“诸峰娟娟攒立,岚翠交流”;“岑上乱石森立,如云涌出”,“山石忽怒涌作攫人状”;“岚光掩映,石 飞”,“穿瑶房而披锦幛,转一隙复攒一峒,透一窍更露一奇,至狮、象、龙、蛇夹路而起,与人争道”;“绝顶浮岚,中悬九天,绝崖雪,下嵌九地,兼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天台石梁,庶几又向昙花亭上来也。”凡此描写,都使对象人格化、性格化,成为 盎然的“动画”。
徐霞客丰富的描绘手段,使他的游记文章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此外,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情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他还在记述遭劫被盗、兵匪横行、官府暴虐、小民涂炭等内容时,常表露自己对奸恶势力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凡此种种,使《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当然,徐霞客仍然有他一定的局限性。《游记》中不时流露宿命论和宗教迷信思想,相信“佛教之神也,于是乎征矣”,等等。但这只是白璧微瑕,不足以掩盖《徐霞客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我国地理学史上的地位。
此书版本较多,最早的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季梦良抄录的《徐霞客西游记》,但内容多有遗漏。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霞客庶子李介立搜补整理,是为李介立本,今不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族孙徐镇据陈泓等人校本,初刊于世。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补入徐霞客诗文为补编。其后版本日益增多,互有歧异。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现存两个较早抄本(季梦良抄本和徐霞客抄本)整理标点,印为10卷本《徐霞客游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范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徐霞客(1586~1641)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范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