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代的牛耕和铁器的使用非常普遍,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瓷器的制作很发达。西汉是我国古代商业非常发达的时代,国家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仅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也非常发达。通过丝绸之路,西汉与古罗马、印度等国家有着间接的贸易关系。
农业
牛耕普遍,铁具普及。
西汉时期,牛耕更加普遍,在黄河流域逐渐盛行,也存在着用马耕种的现象。铁制农具的制作和使用相对广泛,汉武帝时期,冶铁业归国家垄断,铁器的普及更加迅速。在中原地区,铁器不仅被普遍使用,而且普及到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铁制农具的种类也增加了。铁塑料中有铁口塑料、尖端双翼塑料、舌状梯形塑料和大型塑料。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耕作技术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在山东省安丘、河南省中牟、陕西省西安、咸阳等地发现了柏拉墙。柏拉墙的发明是柏拉图改革的重大发展。如果没有柏拉图墙,就有碎土、松土、
西汉的水利事业比战国时代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是治理黄河和关中等兴修了几个大水利工程。汉初,黄河屡次决堤。前132年,黄河又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召集了数万民工去修治。经过这次管理,黄河80年没有发生过大灾害。黄河的管理是西汉规模的大水利工程。
汉武帝时期,在关中为了转移一些大的灌纪元前129年从关东西运来的漕谷,在徐伯的指导下,征发了数万民工,挖出了与渭河平行的水渠。渠位于渭河南岸,东向黄河注入,长达100公里以上。修成后,这段赛程缩短了一半,也为沿渠两岸的万余块土地带来了利益。
同时,还配备了龙首渠。这条水路从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陕西蒲城、大莱奇一带的田地,必须通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河岸易坍塌,不能采用一般施工方法。于是,他发明了“井渠法”,从龙首渠的地下穿过了七里宽的商颜山。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道。
公元前111年,在郑国渠上游建设了6个辅助小渠,被称为六辅渠。前95年,从仲山口拉到涅阳的是白渠。全渠将近200里,耕地4500多条,在东泰山下也有“汶水灌”
“代田法”和“区种法”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耕作技术也提高了。汉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普及了“代田法”。赵过还说,铯车是播种机,可以同时播种3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在辽阳三道壕的西汉晚期村落遗迹中,铁制的汉武帝曾命令全国推广这种新式农具。
到汉成帝时,泛胜之又总结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种法”。园艺式耕作技术,将土地分成多个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细耕作,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西汉末年,开垦面积达到8270500多个,人口达到六千多万,增加了秦国的两倍以上。
手工业
钢铁业
汉代冶铁业工厂多,规模大。1950年代以后,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迹,其中河南巩固县铁生沟村和南阳北关瓦房庄等遗址规模较大。从遗迹可以看出西汉的冶炼工程集中,设备齐全。河南巩固县铁生沟村出土铁具,经化验有良好的球状石墨,有明显的石墨核和放射性结构,相当于现行球状油墨铸铁国家标准的A级石墨。同时发现了一座炒钢炉。炒钢这一崭新高效的先进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西汉的钢铁技术达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钢铁冶炼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代的冶铁业一般只能铸造农具和少数手工工具,锻造武器还很少。到了西汉,不仅可以生产铁制的长剑、长枪、环首大刀,生活器和杂用道具也广泛使用铁制,灯、锅、暖炉、修剪等在西汉中期的遗迹中被发现。
绸缎业
西汉时代汉服丝绸业发达,纺织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当时,长安和临淄是全国丝绸业的中心。长安设有东西织室,临淄和陈留襄邑(现在的河南⇔县)等地设立了大规模的官营工房,工房的织工达数千人。在丝绸业发达的城市,有一个由富商大贾经营的工房。农民家庭主要纺织自己穿缴税的麻布、葛布、丝织品,有时也销售一些纺织品。
丝织品种类繁多,官营工房比较贵重的锦、绣、纱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的丝绸、纱、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织品,这些丝织品采用织布、刺绣、画、印等技术制作出各种动物、云纹、卷草、菱形等图案反映西汉的汉服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图像石上有单块纺车的图像。特别是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图石上,刻有几位织物、纺织线、调线操作的人物,展示了纺织汉服生产的生动情景。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汉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