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国曾出现过一些对中原王朝产生严重威胁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如匈奴、鲜卑、突厥。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游牧民族开始异军突起,走上历史舞台,那就是契丹。
九世纪70年代,大唐王朝的秩序迅速崩溃。契丹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迅速征服了奚、室韦等部落,牢牢地控制住了长城以外的广袤地区,成为了北方草原的新一代霸主。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契丹从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转向成为了一个王朝。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当皇帝。在此后二百多年时间里,北方出现了一个由契丹人所建立的强大z权——辽国。
公元938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攻灭后唐,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援,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甘做辽国“儿皇帝”。辽国得到了聚居的燕云十六州,而中原z权失去了赖以守卫自己家园的地理优势依托。
作为马上民族的契丹人,在长期与的战争与交往中,逐步认识到中原z权治国的优越,为此他们巧妙地因地、因俗、因人实行了北南分治的两种不同行政治理手段。
为了统治当地汉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并且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北面官制是以契丹等游牧民族为治理对象而设立的制度。在北面官制中,包括契丹本族原有的官职,还有的是源于契丹沿袭唐朝以来的中原z权的官职,以及建国后又吸收一部分中原z权的官职。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南面官制是以燕云十六州、辽五京所居为治理对象,基本上沿袭中原z权(唐、五代)的官制。地方上实行府、州、县制和契丹部族制。
辽世宗任用贤臣耶律屋质,进行一系列改革,将辽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并,成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王。后来南北枢密院合并,形成一个枢密院。辽世宗的改革使辽朝从部落联盟形式进入中央集权的时代。
辽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歧视,至圣宗时契丹人法也用汉律来断。这反映地位的提升。一般来讲辽代刑罚较重,而且皇帝往往随意杀人,无法无天,穆宗尤甚。
这种独特的分治制度,也为后来的金朝,特别是为元朝建立的治理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辽国成立的时间和发展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