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iyu
[外文]:Japanese language
日本国的官方语言。系属未定。有的学者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人认为属于南岛语系。分布于日本列岛。约1.2亿多人使用。标准语为东京话,是以东京横滨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有两大方言:本土方言(包括东日本、西日本等方言)和琉球方言。
日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整齐。现代日语中有 5个元音,2个半元音(古代日语有8个元音,并有元音和谐现象),23个辅音。无前响复合元音。有清音与浊音的对立,但无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对立。音节构造简单,数目较少,除辅音n可用于音节末尾构成闭音节外,其余均为开音节。音节具有等时性,长音与短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分高低声调,声调变化只发生于音节之间。在东京话中,有元音清化现象。日语汉字的发音分音读和训读两种,近似汉字本来读音的叫音读,如“人”读为扵 in;取汉字的字义而按日语的固有读法发音的叫训读,如“人”读为┳ito。根据汉字从我国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区不同,音读又分为吴音(六朝时传入日本的我国南方音)、汉音(隋、唐时传入日本的我国北方音)、唐音(宋以后传入日本的我国南方音)。另外,在汉字中还包括日本人根据六书中的会意创造的汉字,叫国字。国字多半为训读字,如琁[nagi](风平浪静)、辻[堭嚕扵i](十字街)、畑[hata](旱地),但也有音读或音、训两读的,前者如鋲[bjo:](图钉), 后者如働[do:,hatarak嚕](劳动)。
日语的语法特点是:
(1)词分为独立词与附属词两大类。前者在句中能单独使用,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连体词、副词、连词、叹词等;后者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附在独立词之后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如助词、助动词。独立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语法职能由助词与助动词表示(连词、叹词除外),因此,助词与助动词在日语语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有词尾变化,其变化以后面的粘着成分为转移。这个特点表明,日语是粘着型语言。
(3)日语的词序比较自由,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之后,宾语、补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一定在被修饰词前面。句子以谓语为主,主语等省略较多。
(4)敬语用法十分发达而复杂。文体有2种:以でぁゐ、だ结束句子的叫简体,以まず、です等结束句子的叫敬体。
(5)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男女用语的差别比较大。
日语的词汇分4类:和语词(日语中固有的词)、汉语词、外来词、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来源的词结合而成的混合词。和语词汇中,表示鱼类、树木、作物等名称的语词,以及象声词十分丰富,表示身体、天文、矿产资源和抽象概念的词语较少,都借自汉语。日语中汉语词的数量最多,占半数以上,其中包括在明治期间,日本向西方学 ,在翻译西方书籍过程中,利用汉语的构词法创造的大量新词,或赋予古代的汉语词以新含意的词,前者如“现实”、“意识”、“哲学”等,后者如“经济”、“文化”等。汉语中同音异义词较多,如“机构”、“起工”、“寄稿”、“奇行”、“归航”、“气候”等都读成[kiko:]。现代日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词(一般指16世纪以后来自西方语言的借词),其中80%来自英语。 外来语的传入增加了混合词的类型,如テレビ局(外+汉,电视台)、バタくさい(外+和,洋气)。混合词也有用和语词结合汉语词构成的,如力む(汉+和,使劲)。
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并混合使用。相传汉字于公元4~5世纪,由我国经 半岛传入日本,成为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后来日本人发明了假名(为音节符号),与汉字一起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前者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后者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电报、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明治期间还出现了罗马字拼写法,主要用于标记人名、地名,或国际电报等方面,不是主要文字。
参考书目
市川喜三、服部四郎:《世界言語概说》(下卷)“日本语”,研究社,東京,1955。
国語学会编:《国語大辞典》“日本语”、“方言区画論”、“日本汉字音”、“日本语系统论、成立论”,东京堂出版,東京,1980。
古田东朔等:《新国语概说》,黑潮出版社,東京,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亚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日语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亚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