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拼音]:Kang Ri Youji Zhanzheng de Zhanlüe Wenti

[外文]:Problems of Strateɡy in Guerilla War Aɡainst Japan

撰写的重要军事论文。首次发表于1938年5月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第40期。1952年4月收入《 选集》第2卷。

爆发后, 中央于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确定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指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实行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但是, 极力限制和阻挠 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在 党内,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正确方针,受到王明等人的反对;还有一些人对实施由国内正规战争向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缺乏认识。为了对抗日游击战争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教育党内外人士, 撰写了这篇文章。

全文共分为九章。在第一章里,作者围绕“为什么提起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首先分析了抗日游击战争的特点;大而弱的我国被小而强的日本所攻击,但我国处于进步时代,有了 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日军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使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而是在外线作战。在此情况下,抗日游击战争就必然是大规模的、长期的和残酷的。这就要求把抗日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上加以考察。作者在第二章论述了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后,在第三章里提出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问题,并在第四章至第九章逐一作出回答。这些问题是: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和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其中,作者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建立根据地”问题,指出:在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中,敌人必将残酷地 游击队。因此,游击战争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与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作者批评了不要或不重视根据地的流寇主义思想,并对有关建立根据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根据地的种类,建立的条件,与游击区的关系,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以及敌我之间的几种包围态势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这篇著作中对游击战争理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发挥,是对 关于游击战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抗日游击战争的顺利发展,对于发展壮大我国 党及其军队的力量,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反侵略战争中,开展游击战争的条件将有许多变化,但游击战争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篇著作中提出的游击战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瀚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瀚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98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