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ishang
我国古代商人集团。以居于徽州(今安徽歙县、黟县、婺源一带)而得名。又名新安商人、歙商、休宁商、黟商、婺源商等。大致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到与西商并雄,成为当时主要的商业资本集团之一。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人烟稠密,但山多地少,赋税徭役荷重,致居民生计艰难,不得不外出经营工商业谋生。其地物产丰富,纸、茶、木器、漆玉、陶瓷器、砚、笔等均为驰名国内外的商品。这些丰富的土特产使徽商可以与各地互通有无,为徽州商业资本的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此外,徽州位于东南重要经济区苏浙地区的中心,交通便利,也有利于徽人从事商业活动。
徽商的主要活动范围在长江流域,沿江各地区有“无徽不成镇”之谚。此外,其商业活动还到达山东、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广东、福建等地,以及一些边疆海岛和少数民族地区,有的甚至营商海外。如著名的海寇首领商人王直即为其中之一。徽商经营的行业十分广泛,以盐业为最重要。明清时期江淮和浙海食盐的贩卖,几为徽商所垄断,粮食、茶叶、木材、典当、棉布、丝织品、陶瓷、书籍、墨砚以及仓库旅馆业和海外贸易等,徽商亦插足其间。有的还兼营行商、坐贾、牙行,一人兼营数种行业。此外,徽商也兼营金融业务,接受存款,因此资金比较充足。加上有较好的商业道德,其经营范围和资本积累均有显著发展。明中叶至清代前中期,不少徽商富比王侯,资产以百万甚至千万计。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达,徽商经营商业比购买土地、收取地租更为有利。因而徽州商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摆脱传统的商业资本与土地资本相结合的道路,不少富商因经商盈利而移居他乡,并投资于铁冶、浆染以及陶瓷等业。但这一商人集团又带有其自身结构的严重落后性。徽商以殖盐为第一生业,而盐又是封建国家的专卖商品。因此,从明代中叶起,他们已成为豪富特权商人,与封建官府勾结密切,随着封建专制 对工商业的限制和压迫的加剧,为取得官僚政治的庇护,徽州商人也日趋缙绅化,其商业资本亦日益成为国家财政的尾闾。他们虽为此耗费大量资金,但由于托庇于官僚政治,也有利于攫取超额利润。以光宗耀祖。这又助长了乡族势力的发展。徽州商业资本同时还带有严重的寄生性和野蛮性。他们广泛经营典当业,发放子母钱,进行 盘剥。还役使众多的僮仆、伴当,这些人有的经营商业,有的护院保镖,对扩大徽商资本起了较大作用。
清代中期之后,随着清王朝的政治和财政危机的加深,徽州缙绅势力减弱,徽商因失去政治庇护而逐渐衰落。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允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徽商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允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