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军用机场

[拼音]:junyong jichang

[外文]:military airfield

供军用飞机起飞、着陆、停放和组织、保障飞行活动的场所。是航空兵遂行作战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基地。由它构成的机场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军用机场的场址,应符合战略布局和战术技术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在飞行场地周围要划定一个限制地物高度的净空区。机场通常由飞行场地、作战勤务保障设施和部队营区组成。飞行场地设有跑道、保险道、滑行道和停机坪,跑道供飞机起飞、着陆滑跑使用,是飞行场地的主体。作战勤务保障设施包括作战指挥、航空工程保障和后勤保障等设施。部队营区是各类人员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军用水上机场,由水区和陆区两部分组成。水区设有飞机起降带和停泊湾;陆区设有飞机下水上岸的滑道以及码头、停机坪、修理厂等。

现代军用机场,按设施和保障条件分为永备机场和 机场,按跑道所能保障的飞机类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机场,按所处战略位置分为一线、二线和纵深机场。永备机场的跑道和保障设施多为长久性的,供航空兵常年驻用; 机场一般铺设装配式金属板或其他简易道面跑道。配备活动式保障设备,供航空兵临时驻用。特级机场主要供重型轰炸机和大型运输机使用,跑道长度为3200~4500米;一级机场主要供中型轰炸机和中型运输机使用,跑道长度为2600~3000米;二级机场主要供歼击机、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使用,跑道长度为2000~2400米;三级机场主要供初级教练机和小型运输机使用,跑道长度为1200~1600米,或为直径2000米左右的土质圆形场地。通常一、二线机场部署歼击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纵深机场部署轰炸航空兵和运输航空兵。

军用机场始建于20世纪初叶。早期的飞机重量轻、速度小、滑跑距离短,通常是利用比较平坦空旷的场地作为飞机起降场。随着飞机的发展和用于战争,开始修建了专门机场,并逐步增设相应的跑道和作战勤务保障设施。到40年代中期,出现了对飞行场地要求较高的喷气式飞机,于是开始修建了规模较大、设备较完善的军用机场。

我国的第一个机场是清朝 于1910年在北京南苑驻军操场修建的。该机场成为1913年北洋军阀首次使用飞机进行空中侦察的基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机场成为空中突击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机场防护,提高飞机地面生存能力,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保障航空兵分散配置的机场网;增设备用跑道和公路跑道;构筑飞机防护工事和疏散区;加强机场的对空防御和快速抢修能力。今后,军用机场将逐步向缩小场道规模,减少固定设施,保障多机种使用的方向发展。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胜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军用机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胜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9391.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