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延安自然科学院

[拼音]:yan’an ziran kexueyuan

时期我国 党在延安创建的一所进行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校,校址在延安南门外杜甫川。

时期, 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培养科学技术干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于1939年5月决定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1月,为了适应抗战建国的需要,特别是为了发展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为未来的新我国培养一批科学技术干部, 中央决定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由中央文委领导;第一任院长是 ,第二任院长是 。

延安自然科学院设有大学部和中学部。大学部设有物理、化学、地矿和生物四个系。中学部分为预科和初中两个部分。1940年春至1945年冬,全校师生员工共约300人。1943年秋后,延安自然科学院与鲁迅艺术学院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胜利后,自然科学院迁至张家口、建屏、井陉,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1952年改建为北京工业学院。

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当时既是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较高学府,又是进行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许多学科的学会都设在这里;院内建立了一幢科学馆,许多学术报告会、讨论会、专题讲座都在这里进行。 积极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大力开展学术问题讨论。他认为,这是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作迅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于1941年10月提出了科学教育机关、科学研究机关和经济建设机关 是科学正常发育的园地的思想。他认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应与军工局、建设厅等机关所属的工厂、农场密切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际真正联系起来,并由这些单位共同组成一个“学校管理委员会”,使工厂、农场的负责人都作为主人翁参加进来,彼此商谈,学校也可以按照工厂和农场等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

延安自然科学院按照 中央提出的办学目标,在 的领导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无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干部。全院师生经常和有关经济建设机关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为增强抗战建国物质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生物系师生进行的南泥湾考察,为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提出了科学依据。我国成立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师生和干部,在我国科技战线、文教战线和其他部门中,为发展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婉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婉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937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