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西周

[拼音]:Xizhou

[外文]:Nishiamane (1829~1897)

日本近代启蒙哲学家。生于石见国津和野(今属岛根县)的一个藩医家庭,幼名时懋,成人后叫周助,后改名为周。幼年学《四书》、《孝经》,后来进修朱子学,同时研究荻生徂徕的学问,1857年任“蕃书调所”助教,1863~1865年留学荷兰,深受荷兰哲学界当时流行的法国A.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英国J.S.密尔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回国后,任“开成所”教授,主持兵学校校务,并担任兵部省、陆军省的要职;公务之余,从事教育青年和翻译工作。1870年自办私塾“育英舍”,讲授《百学连环》。这是日本最初的哲学百科全书,对移植西方哲学起过巨大的作用,成了日本近代哲学的渊源。1873年他和森有礼等人组成启蒙学术团体“明六社”,在该社办的《明六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西方哲学,进行启蒙工作。西周的哲学活动在50岁以后基本上结束,后来主要是从事政治活动。

西周对汉学颇具素养,有些文章是用汉文写成的,特别在汉译西方哲学术语上贡献很大,他第一个将英语philosophy译为“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演绎、归纳等术语也是他苦心精译的结果。

西周的哲学观点主要来自孔德的实证主义。他贯彻了孔德的统一观和科学分类法。他的哲学以“理”为主,还把哲学分为论理学(逻辑)、伦理学、心理学、美妙学(美学)和宗教学等。他所说的“理”本来自我国的儒家,但是,他后来用孔德和密尔的方法批判儒家的“理”,把儒家的虚理改造成为实理。西周主张把“理”分为物理和心理,物理是“天然自然之理,言其大则寰宇之大,星辰之远,言其小则为一滴水,一撮土,由禽兽至人间之生物……也是具备此性而不能外乎此理”。这种理是“先天的”、“恒为一定无二者,每事有必然之度,以数目可测之”;心理与物理不同,是“自有人类而行的理”,它属于“后天的”,“不行一定无二”,但这种理也依然不外乎天然。他不仅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而且人类社会生活也有规律可寻。西周把逻辑叫作“致知学”。他写的《致知启蒙》一书是日本移植西方逻辑的最早著作,其内容表明日本学者当时理解西方哲学的程度。他特别重视归纳法,屡次指出演绎法的不足之处。在认识论上,西周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是人们认识的来源,认识不过是外界物质的反映。“我人依色见物,若无色何得见焉”,“知觉者,其目的在依感觉而知外界生感觉之物质也”。西周所谓的认识,主要指经验认识,没有能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和他强调归纳法有关。在伦理学上,他从密尔的功利主义出发,提出所谓“人世三宝说”,“三宝”指的是健康、知识和富有。他的心理学采用智、情、意三分法,他初时提出主意说,后来主张主知说。他把美学叫作“美妙学”,日本学者讲美学也是从他开始的。他的美学以“人性”为根据,认为辨别美丑的能力是人性中的一种元素而完全为禽兽所无。

西周还认为,人的知识只要是有限的,就得有信仰,有信仰就得有宗教。他肯定宗教,这同他的物理思想不一致,他的哲学含有折衷主义的因素。他的政治思想,也是在渐进和保守的范围内采取的一种中庸之道,这种立场是由日本资本初期的发展和他自己的政治生活决定的。

西周的主要著作还有:《美妙学说》、《生性发蕴》、《百一新论》、《教门论》、《人生三宝说》、《军人训诚》、《军人敕谕》等。

参考文章

西周我国地理

炎黄子孙人物篇之历史名人(西周篇)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彭湃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彭湃;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896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