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jiazu
[外文]:Tujia nationality
我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自称“毕兹卡”,汉语称为“土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人口为2832473人(1982)。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族称和族源土家族先民史籍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楯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而称为“人”;属“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的一种。此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酉溪蛮”、“溇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酉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族居民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的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泸溪、大庸等县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主要来源于湘西土著,与进入的巴人、 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语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
历史发展和反抗斗争秦灭巴后,生活在巴郡、南郡和黔中郡(汉改武陵郡)境内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为业,繁衍生息。其首领依靠同种或同姓的种姓血缘关系进行统治,维持内部关系。秦汉时,因大量征发巴人出征,对其首领免征贡赋,令其属民缴纳布。西汉末年,“武陵夷”田疆起兵反抗王莽的篡权。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零阳蛮”精夫(即首领)相单程起兵反抗东汉的控制,势力达常德以西。建初三年(78),“溇中蛮”覃儿健反对东汉屯兵,转战于溇水、澧水流域。永元至元初年间,“巫蛮”许圣和“澧中蛮”田山、高少都因徭役繁重,赋税失平,举起义旗,攻城杀吏,反抗东汉的统治。三国时,蜀汉与孙吴长期争夺夔、峡和武陵地区,土家族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重要对象,其首领依违于两方之间,时此时彼,以利自己的统治。蜀吴的长期争夺,使武陵地区各族人民难以安生。吴国黄龙二年(230),“武陵五溪蛮”数万反抗孙吴。 南北朝时,土家族各部势力迅速发展,其中尤以冉氏、向氏、田氏发展最快,其余各部大者万家,小者千户。他们屯据三峡,割据称雄,自称王侯。在各部之间,由互不统属,各自为政,逐步趋向联合,相互声援,共同斗争。南朝宋永明年间(483~493),“建平夷王”向弘后裔向宗头聚众,与“黔阳蛮”首领田豆渠等联合反抗齐的控制。北周武成至天和(559~566)年间,“信州蛮”首领冉令贤屯据水逻城,“蛮”帅向五子王屯守石墨城,向宝胜据守双城,以峡江为中心实行割据,势力范围达2000余里,相互联络,彼此声援,共同抵抗北周军。总之,从秦至隋,各王朝虽在湘鄂川黔边设置郡县,委派官吏,但控制松弛,时断时续;加之战争较为频繁,长期动荡不定;土家族内部各部势力消长变化较大,活动范围时大时小,因此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唐代在湘鄂川黔边设羁縻州县,对表示归顺的土家族首领委以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代承袭。先后委任冉安昌为思州招抚使,田世康为黔州刺史,田英为溪州刺史。 开元十二年(724),“溪州蛮”首领覃行璋率众反抗唐朝的控制。唐末五代,土家族首领乘机崛起,自署刺史,割据称雄。中和元年(881),“石门蛮”首领起兵攻取澧州。“溪州蛮”首领彭士愁(一作仕然)相继而起,势力日渐强大,逐渐统一五溪地区,统辖20州,自充静边都世主。后晋天福四年(939),彭士愁率溪、 锦、奖等州万余人,攻打楚属辰、澧2州,与楚争雄。兵败后,于天福五年(940)和楚王马希范缔结盟约,铸铜柱立于溪州会溪。溪州之役,彭氏虽军事上失利,但政治上却获得合法地位和领地,为彭氏在湘西统治800余年的世业奠定了基础,并使该地区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宋承唐制,对于归顺的土家族首领则委以羁縻州县官职,准其世代承袭,并设置散毛宣抚司及巴东、石柱安抚司。羁縻州县的设置,土官的世代承袭,使土家族日趋稳定,各部之间的联系以及和汉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加强。唐、宋间,土家族的生产虽有发展,但仍处于不 牛耕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兼事渔猎。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朱砂久负盛名,成为贡品。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除奴役土民外,还不时驱使“土兵”至邻近汉区掳掠人口、财物。 宋天圣年间(1023~1031),先后在辰、澧、归、峡等州土汉杂居地区,设置土丁弓 手,计口授田,且耕且守,以防土官扰掠,使部分土民摆脱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元至清康熙年间,建立土司制度。鄂西设施南、散毛、忠建、容美四宣抚司,下辖九安抚司,十一长官司,五蛮夷长官司,唐崖、镇南二长官司直隶施州卫;湘西设永顺、保靖二宣慰司,下辖三州,八长官司;桑植设安抚司,下辖二长官司;川东南设酉阳、石柱二宣抚司,下辖四长官司,由归顺的土家族首领担任各级土司,并置大庸、麻寮、大田、黔江等千户所,千户土汉参半。土司实行军政合一,寓兵于农的旗制。土兵平时务农,战时为兵。此外,还有为土司服役的戎、 猎、 镶、苗、米房、吹鼓手等旗。土司的统治客观上曾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明末清初,居于卫所地区的土民中,土地私有已经发展,地主经济开始出现。土司地区中的一些土司在邻近汉区购买土地,实行租佃,收取实物地租,开始向地主经济转化。由于书院的兴建,土家族中涌现出一批文化较高的士人,如田元、田既霖、田甘霖、田舜年、张之纲等,都是学识渊博、工于竹枝词的著名诗人。元末,陈友谅、明玉珍农民起义 战湘鄂川边,得到土家族的大力支持。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明廷调永顺、保靖等处土司土家族兵士赴东南沿海参加抗击倭寇的斗争。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永顺宣慰使彭翼南、保靖宣慰使彭荩臣所率领8000土兵,与官军及其他被征调的少数民族抗倭队伍密切配合,获得王江泾大捷,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嘉靖三十五年(1556),容美宣抚使田九霄及其父田世爵和彭志显率容美、麻寮、大刺、 桑植等处6000土兵,又取得舟山、 乍浦等役胜利。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法,就是在总结湖广土兵阵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明末, 率农民军数度入川,施南、酉阳、散毛、唐崖、忠路、水浕等司土官、土民积极支持配合农民军的军事行动。清初,湘鄂西土家族人民参加李来亨、刘体纯等领导的长达15年的抗清斗争。雍正年间“改土归流”,设置永顺府、施南府、酉阳州、鹤峰州、石柱厅、 古丈厅和秀山、 长乐、长阳等县,废除土司的政治、经济权力,解散土兵,直接委派官吏,派兵驻防。封建领主经济随之解体,地主经济迅速发展;土民摆脱领主的人身依附,成为拥有私有土地的农民。土司时“蛮不出境,汉不入洞”的禁令被打破,大批汉族农民和商人迁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书院、义学的兴办,学汉文、 汉语者骤增。 彭秋潭、田泰斗、彭勇行、彭施铎等,都是创作大量反映土家族人民生活、 俗的竹枝词的著名诗人。“改土归流”中,土家族的一些风俗 惯被列入陋规,强行革除,使其某些民族特点逐渐丧失。嘉庆初,唐贵、向文进、田谷敦于来凤,覃佳耀、林之华于长阳率领土家、汉族人民掀起白莲教起义,转战于龙山、酉阳、咸丰、宣恩、利川、建始、巴东、长乐等县,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战争后,资本商品和 于咸丰末年已销至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手工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 了桐、茶种植业及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盛。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 后,南北军阀和湘、川、黔等地方军阀的激烈争夺,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土匪横行, 种植泛滥,致使广大农村陷于破产,商业停滞。土家族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 战争中,镇守沙角炮台的土家族爱国将领陈连升及其子陈举鹏英勇杀敌,战死疆场;乌涌之役,保靖营兵100余人抵抗英军,壮烈牺牲。1854年,永顺县土家族彭盖南和桑植县李志钟、覃序宾起义,先后攻入桑植、永顺县城。1864年,土家族田士珺(一名思群)领导长乐、长阳两县土家人民反清,攻陷长乐县城。1865年至1904年间,土家族先后于酉阳、黔江、利川、恩施等地,发动反教会斗争,焚毁教堂,殴毙教士,惩治不法教民。其中1898年以土家族向熙廷(一名策安)为首率领2000余土家族、汉族人民掀起反教会武装起义,公开树起“灭洋” 旗帜,转战于长阳、长乐、 巴东等地。1900年,镇守大沽炮台的土家族爱国将领罗荣光,面对列强的炮舰,身先士卒,以身殉职。1911年1月,同盟会员、土家族温朝钟和黄玉山等领导川鄂边反清武装起义,高举“除暴安良,保国保种,扫清灭洋”旗帜,攻陷黔江县城。共进会骨干成员、土家族邓玉麟、牟鸿勋在筹备和举行辛亥武昌起义时,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 党成立后,土家族人民的反抗斗争进入了新阶段。1926年,在长沙、武汉等地求学的土家族青年 武、 黄子全、 陈子杰等加入我国 党,奉命返回家乡,发动农民斗争。广大土家族贫苦农民踊跃加入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 泸溪、 桑植、来凤、鹤峰、 咸丰、 巴东、五峰、长阳等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1928~1935年间,土家族人民在 、 的领导下,为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大批土家族青年参军,成为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许多人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广大土家族贫苦农民组织赤卫队、游击队,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土家族农民为红军运送粮食和 ,抢救伤员。他们参加各级 建设,组织农民协会,站在土地革命的最前列,许多人成为各级 的领导骨干。面对 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地主乡团的白色恐怖,土家族人民英勇斗争,顽强不屈,宁肯牺牲自己,以保护组织和同志,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动 迹。1935年底,许多土家族青年跟随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红军北上后,土家族人民在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掩护伤员,保存革命力量,继续坚持斗争。 期间,土家族人民在鄂西特委和湘西工委领导下,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1943年,永顺、龙山、大庸、桑植等县的土家、苗、汉族人民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贪官污吏的斗争,起义军攻占了永顺县城后,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仅永顺、大庸、桑植三县就达20000人以上。1945年, 永顺、龙山、桑植等县的“神兵大刀队”万余人掀起抗粮、抗兵、抗捐斗争,反对 的压榨。1947年,土家族人民配合我国人民解放军江汉 3分区在湘鄂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文学艺术及风俗 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土家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和独有的风俗 惯。《张古老制天地》、 《梅山打虎》、 《洪水登天》等民间故事,流传至今。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长篇叙事诗《锦鸡》最为著名。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文学,有情歌、战歌、诉苦歌、劳动歌等。传统的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丧舞古朴刚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它和摆手舞一起被称作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土家族人民勤恳耕山,善于渔猎,并在冬春季节“赶仗”(围猎)。食多包谷、稻米。土家族的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有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傍山或濒溪筑屋,成虎坐形;也有不少高脚吊楼。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过姑家女儿必嫁舅家(称为还“骨种”)的交错从表优先婚姻(见交错从表婚)。还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纳弟媳的收继婚。男女原多对歌相爱结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婚姻逐步受到财产的限制和父母的约束,直至建国前,盛行封建买卖婚姻。过去多行火葬,送葬时请土老师(巫师)念经,道士开路。后来受汉族的影响, 实行土葬。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过赶年”(即提前一、二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
建国后的新变化我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过去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两年,恢复了鄂西、川东南地区一些群众的民族成分,1983年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酉阳、秀山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4年成立长阳、五峰、 石柱3个土家族自治县和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人民享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
30多年来,土家族地区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大幅度增产,水电、造纸、纺织、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塑料、化工、建筑等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城乡贸易兴旺,公路四通八达,湘黔铁路贯穿大庸、吉首。文教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1958年创办了吉首大学。1978年,全州医疗机构比1958年增加46.4%,病床增加56.6%,卫生人员增加84.4%,94.6%的乡办起了合作医疗。位于湖南省大庸县青岩山的张家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色,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新开辟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章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Youyang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Pengshui Miaozu Tujiazu Zizhixian) 的由来我国地理
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Qianjiang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Yinjiang Tujiazu Miao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XiangxiTujiazuMiaozuZizhiZhou)我国地理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Shizhu Tujia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Wufeng Tujiazu Zizh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三星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Changyang Tujia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ChangyangTujiazuZi-zhixian)我国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飞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土家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飞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