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indu dianying
[外文]:India, cinema in
19世纪末印度开始建立电影事业。
无声电影时期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L.卢米埃尔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他大城市放映。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
1900~1910年,印度拍摄的短片和纪录片内容主要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重要的政治事件、趣闻或舞台剧,如孟买制片人F.B.塔纳瓦拉拍摄的《光辉的孟买新风貌》和《灵柩 》,加尔各答电影创始人希拉腊尔·森拍摄的《阿里巴巴》和《萨拉尔》等舞台剧的片断等。随着制片业的发展,出现了影片公司,加尔各答戏剧界著名人士杰姆拉吉·弗拉姆吉·马登创建的艾尔芬斯坦影片公司几乎独霸了当时印度的短片生产。
1912年,R.G.托尔内以一位印度教圣徒的事迹为题材拍摄了故事片《蓬达利克》。由于该片的摄影师是英国人,因此印度确认1913年D.G.巴尔吉拍摄的《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为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取材于印度神话故事,受到观众的欢迎。这部影片为印度电影事业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以后印度影片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提供了具体的模式。因此,巴尔吉赢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赞誉。此后,印度故事片生产蒸蒸日上,涌现出了不少新作品,如《火烧楞迦城》(1917)、《迷人的巴斯马苏尔》、《忠诚的苏尔达斯》、《卡杰和德维雅尼》和《莎恭达罗》等。它们都取材于《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或印度神话故事。到1920年,印度已经拍摄了20部故事片。
1918年制定了“印度电影法”,规定了对电影审查的制度,并于1920年在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3个电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审查委员会,指定担任警察局长的英国人为主任,审查权力落入英国人之手。但是,英国的控制并不能扼杀印度民族电影的发展,新的影片公司和制片人不断涌现,一批进步的制片人以电影为武器向英国殖民者进行着斗争。传播爱国思想的影片《向母亲致敬》、《纺车》和《印度斯坦的女儿》等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纪录甘地领导的火烧洋布运动的新闻片更是震撼人心。1919年,巴尔吉的学生巴布罗·潘特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科拉普尔创立了马哈拉施特拉影片公司,拍摄了很多艺术水平较高的影片,如《赛兰特里》、《雄师之城》、《抗暴君记》等。这些影片以保卫祖国、反抗外族侵略为内容,以豪华的场景,艳丽的服饰和惊险的情节见长,因而取得了极大成功,潘特被称为是第二位印度电影开拓者。德里的H.雷伊则以和外国合拍影片著称,1925年他在德里大东电影公司和德国慕尼黑的艾麦尔卡公司合拍的《亚洲之光》中叙述了锡塔尔特王子宣讲佛教教义和涅槃的故事,影片虽然在印度没有收到显著效果,在欧洲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雷伊也因主演此片蜚声国际影坛。后来,他又以修建泰姬陵的民间故事为题材和德、英两国的影片公司合拍了《设拉子》。20年代中期,印度出现了几部反映现实生活问题的影片,最成功的作品是孟加拉邦的蒂伦·甘古利于1926年自导自演的讽刺喜剧片《从英国归来》,它对鄙视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洋的人进行了尖刻的嘲讽,这部影片引起了轰动,片名《从英国归来》成了人们嘲讽欧化的常用词。
1925年巴布罗·潘特拍摄的《印度的夏洛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影片,它揭露了印度农村残酷的 剥削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博得社会舆论的好评。此外,《眼镜蛇》,《20世纪》、《新印度》、《罪行与惩罚》、《沙尔达》等也都是现实题材的影片。
这一时期许多制片人开始从历史和文学作品中选材,马登剧院最先把孟加拉著名作家班吉姆·钱德拉的 9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拍摄了《卡巴尔·贡特拉阿》(1929)、《吉祥天女》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有声誉的导演还有苏杰特·辛格、阿德希尔·伊兰尼、J.B.H.瓦迪亚、钱杜拉尔·沙等。
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印度电影最繁荣的时期,无声影片的产量持续上升,1931年高达 207部,并且出现了《德维达斯》、《玩具车》、《吉莉巴拉》、《地狱天堂》等优秀作品。1932年,大量外国有声影片输入印度,使无声影片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产量急剧下降到80部。1934年,年产仅7部,1935年完全停产。至此,无声电影时期宣告结束。
早期有声电影1930年,帝国影片公司导演阿德希尔·伊兰尼受到外国有声影片的启发,制作了印度第一部有声影片《阿拉姆·阿拉》。影片题材取自《一千零一夜》,场景瑰丽多彩,穿插了10个歌曲和许多舞蹈场面。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轰动。由于有声影片的摄制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所以30年代的制片业主要集中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等大城市。以孟买有声影片公司,加尔各答的新戏剧影片公司和高尔哈普尔的晨光影片公司实力最雄厚,它们在30年代几乎垄断了印度有声电影的摄制和发行。
30年代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活跃时期,现实主义倾向在电影中日见增强。出现一批卓越的导演和影片,如D.K.博斯、P.C.巴鲁阿和他们抨击社会不平等的《德维达斯》(1935),V.森达拉姆和他的反对包办婚姻的《不速之客》(1937)、与教族对立的悲剧《邻居》等。
有声电影使演员的阵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影片采用了舞台剧题材和穿插大量歌舞,歌舞演员和戏剧演员登上银幕,身价倍增,作曲家和音乐指挥成了电影的主要支柱。许多早期有声影片实际是通过电影机再现的舞台剧。30年代末期,印度电影工业在全国工业中占第八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依靠进口的电影胶片奇缺,影片的长度被严格限制在 11000英尺以内,产量也下降了,战后才又回升。残酷 民族独立运动的英国殖民 于1943年加强了对影片的审查,稍一涉及国内 或殖 义,影片即遭禁映。1946年,孟加拉人民戏剧协会和进步导演K.A.阿巴斯合作拍摄了《大地之子》,表现了1943年孟加拉邦大饥荒中灾民的悲惨遭遇。这部影片成为印度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1946年,V.森达拉姆导演了《柯棣华医生的不朽事迹》,以柯棣华医生投身我国的 并以身殉职的悲壮故事为题材。这两部影片都是印度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独立后的印度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难以继续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印度自治;1950年独立,成为共和国。印度电影也随之起了变化,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成长起来了,他们不愿被娱乐片的洪流所吞噬,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如1949年霍什拍摄了《不幸的人们》。这部影片和《大地之子》一样,也是表现农民的,同样真实地再现了饥寒交迫中农民们的悲惨生活。1953年,阿巴斯把安纳德描写英国茶园老板对印度茶工剥削和迫害的小说《两叶一芽》改编成影片《旅伴》,由于 的干预,未能完全忠实于原作。
1953年,B.罗伊完成了《两亩地》。这部影片在印度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题和表现手法都突破了印度电影的传统模式,表现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揭示了农民的内心世界,创造了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并将音乐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50年代中期具有优良电影传统的孟加拉邦涌现出一批青年导演,他们举起“新电影”的旗帜,指出“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和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S.雷伊和M.森,雷伊导演的第一部“新电影”影片《道路之歌》(1955)向观众展示了孟加拉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获第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人权证书奖”和其他 6项国际电影奖,成为印度电影史中罕见的范例。雷伊的20多部影片绝大多数都获得了成功,M.森的作品绝大多数表现印度社会的贫困、剥削、政治事件和阶级斗争。
当代印度电影60年代,印度的影片年产量达300多部,在新电影运动的影响下,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主要是地区语言影片,其中以孟加拉语影片艺术水平较高。S.雷伊的《两少女》(1964)、《大都会》(1963)、《查鲁拉达》(1964)、《主角》(1966)、《歌手古比和鼓手巴卡》(1968)、《森林中的日日夜夜》(1970)、《动物园》等都在这一时期完成,而且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多次获奖。南印度影片《恒河母亲,我向您献上黄颜色的圣衣》轰动一时,它的成功使各地区制片人受到鼓舞、竞相拍片。印地语影片中,M.森的《舒姆先生》(1969)被誉为“新电影”的典型作品。其他如V.森达拉姆的《潜逃》和K.A.阿巴斯的《黑夜笼罩着孟买》(1968)等片也都是当时的一流作品。
70年代,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些商业制片人为了迎合群众的这种心理和谋求更多利润,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摄了风行一时的“武打片”。影片的情节纯属虚构,大致相同,形成一种模式;影片摄制成本高,场景豪华,而且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明星片”。这对于一向以明星来判断影片好坏的印度观众自然有非凡的吸引力。武打明星阿·巴詹主演的《烈焰》在全国上映3年之久,场场满座。此外,如《牺牲》、《友谊》等也红极一时。
70年代以来,新电影运动向前发展,扩及全国,涌现出新一代的导演,他们按照“新电影”的精神制作影片。夏姆·贝内格尔导演的印地语影片《幼苗》(1974)描述贱民的悲惨处境和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进行斗争,M.S.萨图的印地语影片《热风》(1973)叙述印巴分治后 家庭的离散和苦难,G.阿拉万坦的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到来》(1974)揭露了印度社会的阴暗面,P.R.雷迪的坎纳达语影片《之后的仪式》(1970)批判了婆罗门繁琐的宗教仪式和偏见,G.尼哈拉尼的印地语影片《受伤者的哭声》(1980)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性。这些影片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到1985年,年产影片达 912部,自1971年以来,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大部分仍然是以爱情和歌舞为主的娱乐片。这类影片在农村有广大市场。但在城市中,由于电视和录相的迅速发展,电影观众锐减,大大影响了制片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印度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群众迫切要求看到反映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影片,这时期武打片逐渐失宠,代之而起的是社会题材影片。
地区语影片生产状况1985年,以孟买为生产中心的印地语影片产量为 170部左右。印地语影片以商业娱乐片为主,近年来,有些导演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其内部矛盾,拍摄的现实题材片增多,如尼哈拉尼的《半真半假》、赛义德·米尔扎的 《约西为正义走上法庭》、 萨图的《探索》 等。此外, 还有贾巴尔·帕尔·巴苏的《黎明》和玛·帕特的《意义》。它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新电影运动的影响。
以马德拉斯为生产中心的南印度影片约占印度影片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南印度的主要语言是泰米尔、泰卢固、坎纳达和马拉雅拉姆语。由于语言的限制,南印度影片主要在南印度流行。近年来,制片商为了将影片打入其他地区,常制成两种或三种语言的版本。
泰米尔语影片以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马德拉斯为制片中心,年产量 100多部。近年来,拍摄了一定数量的社会题材片和艺术片。如著名导演K.S.萨图玛塔万的《现实》、青年导演N.纳里哈兰的《毒气》、考玛尔·斯瓦米纳坦的《一个印度人的梦》等。此外,还有丁·马亨德兰的《癌》,南坦达卡姆的《渴望》,约翰·亚伯拉罕的《婆罗门村中的驴》等都是较好的现实题材影片。
安德拉邦每年拍摄泰卢固语影片约150多部,自1931年至80年代,共生产泰卢固语影片近8000部。现邦 对邦内拍摄的任何语言影片都资助 5万卢比。邦首府海德拉巴的制片条件和设备十分优越,成为仅次于孟买和马德拉斯的制片中心。1984年泰卢固语影片产量为 170部,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在新电影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社会题材片,最突出的是著名导演纳辛卡·罗编导的《彩色的梦》和《斯里·斯里》。
卡尔纳塔克邦的坎纳达语影片在70年代曾以多部影片荣获国内和国际电影奖而轰动一时,新电影运动在该邦影响较大。著名导演吉里什·卡尔纳德、B.V.卡兰兹、M.S.萨图、普莱玛·卡兰兹都是它的积极支持者。萨图导演的《饥荒》、普莱姆·卡兰兹的《小寡妇》和吉里什·卡萨拉瓦利的《三条路》等都是影响很大的影片。
坎纳达语影片多取材于南印度的文学作品。80年代年产100部,许多影片复制成印地、泰米尔、泰卢固、玛拉雅拉姆语版本在南印度广泛流通。邦 对摄制每部坎纳达语影片资助5万卢比,还设立了制片人、导演、技术人员和剧作家等各种奖励,并计划把班加罗尔建成电影城。
喀拉拉邦的马拉雅拉姆语制片业始于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才有较大发展,1984年产量为121部,1985年略增。邦 积极支持影片生产,对本邦拍摄的每部马拉雅拉姆语影片都资助5万卢比。70年代以前,该邦生产的影片以歌舞、爱情和对话为主,80年代,有些导演因受到新电影运动的影响,逐渐转向现实。如:阿杜尔·高帕拉·克里希纳导演的《捕鼠器》(1982年获英国学院奖),阿拉万坦的《曙光》、《金色的悉多》(1977)和《伊斯塔潘》(1979),I.V.赛义斯的《国家》和《寂静》等。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品还有萨辛塔兰的《彼岸》、P.帕特马利坚的 《在何处栖身》、 K.乔治的《雷卡之死》、巴拉坦的《隆隆声》等。
以加尔各答为生产中心的西孟加拉邦是印度重要的电影发源地之一,也是新电影运动的发源地,对印度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自20年代起,就已办起了庞大的电影公司,相继出现了杰出的人物J.F.马登、D.甘古利、P.C.巴鲁阿、D.K.博斯等。S.雷伊和M.森更是蜚声国际影坛,他们的作品扩大了印度电影的国际影响。孟加拉邦年产影片20余部,1985年为25部,其艺术水平在印度电影中是较高的,以题材严肃,手法严谨细腻著称。
70~80年代以来,由于孟加拉语影片流通的市场太小,一些著名导演纷纷拍摄印地语影片。雷伊的《家和世界》(1984)、阿帕纳·森的《最终的作用》、M.森的《废墟》(1984)、高特姆·高士的《横渡》(1984)、C.达斯·古普塔的《死胡同》都是印地语版本。
其他地区如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阿萨姆邦、旁遮普邦、奥里萨邦、曼尼普尔邦和克什米尔邦等分别在发展马拉提、古吉拉特、阿萨母斯、旁遮普、奥里亚、曼尼普尔和克什米尔语影片方面,都不遗余力地给予积极支持。如马哈拉施特邦计划把首府建成电影城;古吉拉特邦 设立1976~1982年优秀影片奖;奥里萨邦对拍摄的每部奥里亚语影片资助10万卢比,对在本邦拍摄的其他语言影片资助5万卢比,就连小的邦曼尼普尔邦 也对拍摄黑白片资助5万卢比,彩色片资助10万卢比。这些积极措施对发展本邦的电影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影片往往只能在本地区放映。
80年代印度年产900部左右17种地区语言的影片,有11000家影院,60家制片厂、38家洗印厂、26个电影实验所,约400种电影杂志,从业人员25万人,每年耗资20多亿美元,观众每天达2000万人次。1985年,印度向亚非和苏联东欧各国出口525部影片,赚取大量外汇。印度电影出口主要是印地语影片,其次为南印度4种主要语言影片。过去,影院中主要放映商业片和外国影片,“新电影”影片只能被安排在早场放映,近年来则经常出现在影院的银幕上,而且座无虚席,它们在国际上得奖远远超过商业片。“新电影”在印度电影财政公司的资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和商业电影相抗衡的力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亦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印度电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亦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