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eixi'er
[外文]:Johannes Robert Becher (1891~1958)
德国诗人。1891年5月22日生于慕尼黑。父亲是高级法官。先后在柏林、慕尼黑和耶拿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早在大学期间就发表作品,1912年参与编辑《行动》杂志。他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拥护俄国十月革命,是斯巴达克团的积极分子。1919年加入德国 党。1925年魏玛共和国当局指控他犯有准备“叛国罪”,后因国内外的声援才免于受审。1928年筹建“德国无产阶级作家联盟”,并当选为主任。1933年 攫取 后,贝希尔流亡捷克、法国,1935年到苏联,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苏联期间,担任《国际文学》(德文版)主编。1945年回到德国苏军占领区。1954年任德意志 共和国文化部长。1958年10月11日在柏林逝世。
贝希尔是德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思想和创作都经历了急剧的转变。他原是一个具有无 主义思想的反叛者,后来成为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革命者;在创作上,他原是一个只表现个人感受并要打破一切文学传统的表现主义诗人,后来成为反映时代重大问题并自觉地继承古典诗歌传统的革命诗人。
贝希尔最初的诗集《搏斗着的人》(1911)和《没落与胜利》(1911)是他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号召群众革命成了他的诗歌的主题。但有些诗近于口号,而且他仍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诗的形式不能很好表达内容。诗集《致所有的人》(1919)也号召“所有的人”起来革命,但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20年代初,他努力探求适合表现新内容的新形式,但未成功。这个时期他主要揭露帝国主义准备战争,主要作品有《王位上的遗体》(1925),长篇小说《莱维西特,或唯一正义的战争》(1926),短篇小说《银行家奔向战场》(1926)等。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他从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趋于成熟,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诗集《饥饿的城市》(1927)是创作倾向转变的标志。《一切都相信的人》(1935)则是这个时期较好的作品。
随着流亡生活的开始,贝希尔的创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即创作的成熟期,大部分优秀诗篇产生于这个时期。这些诗的中心主题是对祖国的怀念、憎恨和希望。人们称这些诗为“德国诗”。主要诗集有《追求幸福的人和七大重负》(1938)、《1935至1938年十四行诗集》(1939)、《德国在呼唤》(1942)等。同时还写了剧本《冬季战役》(1952)和长篇小说《告别》(1940)。《冬季战役》描写德军在莫斯科郊外的失败。《告别》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描写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成为 主义者的过程,同时展现了20世纪以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社会的画面。
1945年,贝希尔回国,为德国有了新生的希望感到欣慰,同时对人民所遭受的浩劫和面临的困难感到忧虑。这种心情是他战后初期诗歌的主题。50年代,他的诗表现了对德国前途的极大关注。主要诗集有《返乡》(1946)、《德国十四行诗,1952》(1952)、《世纪中叶的步伐》(1958)。此外,还创作了德意志 共和国国歌的歌词。
50年代,他也致力于文学理论、特别是诗歌理论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保卫诗歌》(1952)、《诗的信仰》(1954)、《诗的力量》(1955)、《诗的原则》(1956)等著作。他的《1950年日记》(1951)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水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贝希尔,J.R.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水;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