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王献之(344~386)

[拼音]:Wang Xianzhi

我国东晋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7子。官至中书令。他先娶郗昙女为妻,后又作了新安公主的驸马。幼年随父学书法,后又学张芝草书,之后在王羲之、张芝的基础上别创新法,形成笔迹流泽、婉转妍媚的风格。唐张怀瓘说王献之的书法:行草之外,更开一门,非草非行,流便于草。他擅长各种书体,尤精行草书,与其父并称二王。

今天传为王献之的书法墨迹,有《鸭头丸帖》(上海博物馆),行草书,2行15字,通篇气势充沛,上下笔笔相联,就是其中有不连笔的字,而笔势仍相衔接,可以看到前后呼应的笔意和笔法上的丰富变化。此帖有宋徽宗时“宣和”、“政和”印,是流传有绪的王献之作品(见彩图)。《廿九日帖》(辽宁省博物馆),行楷书,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是王献之草书的代表作。传为王献之墨迹的《中秋帖》,曾被清乾隆誉为“三希”之一,但书法史家则认为是米芾从此帖节临的。王献之行草书,还见于历代摹刻之法帖中,北宋《淳化阁帖》卷九、卷十,集中收集王献之的作品。王献之小楷以《洛神赋》为代表,流传刻本为《洛神赋》中一段,自“嬉”字至“飞”字止,共13行,因此又称为《十三行》。其书法秀劲疏朗,从布局上看,行距、字距都较空,宽绰间顾盼有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代梓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王献之(344~386)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代梓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839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