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ngdai xiqu banhua
以戏曲为题材的版画,盛行于清中叶以后,主要产地有河北杨柳青、江苏桃花坞等。因这类民间版画多在新年张贴,又称“年画”。
杨柳青的戏曲版画,现存较早的有清乾隆年间的《百花公主》、《辛安驿》、《瑞草园》等数种。取材戏曲故事,人物刻画与舞台扮相有相近处,由于受了明代戏曲剧本版画插图的传统影响,多增添山水、楼台、花木等背景。嘉庆、道光以后作品渐多,至光绪年间最为兴盛。其画风也有明显改变,不但题材是戏曲的,而且演员的身段工架、舞台场面调度、服饰、脸谱以及砌末等,几乎都依照舞台演出加以真实描绘。杨柳青距北京 100多公里,年画作坊聘请画师到北京观摩演出,记下各剧精彩场面,然后进行创作。其时京剧盛行,名伶云集,这些版画成了这一时期京剧艺术的生动写照。现在能收集到的杨柳青戏曲版画,有 340多种。其中一小部分为彩色印绘,大部分为墨线印制。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杨柳青年画资料集》(王树村编),收有乾隆以来彩色作品20多种。同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京剧版画》(王树村编选,陶君起注解),收有清末的墨线作品100种。
桃花坞的戏曲版画,现在收集到的有70多种。较早的作品以表现昆曲为多。同治以后,京班南下,受到上海、苏州等地观众的欢迎,桃花坞版画也转向描绘京班演出。如同治、光绪年间的年画《金山寺》,画面是个完整的戏台。台口两柱悬挂明角串灯,下面各立一牌,分别写着“特请京都新到清客串”,“本园今日准演金山寺”(见彩图)。象这样布局的戏曲年画当时有好多种,正反映了京剧初到南方时的演出景象。
除杨柳青、桃花坞外,山东潍县、山西临汾、四川绵竹、陕西凤翔、安徽临泉等地,也都有不少戏曲版画。它们所描绘的,大都是当地剧种的演出风貌。这些戏曲版画,对于研究清代戏曲的剧目、人物扮相、演出特色等,都是可贵的形象资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彭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清代戏曲版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彭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