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changzu
[外文]:Achang nationality
我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史籍中称“峨昌”、“莪昌”、“俄昌”等。因居住地区不同,又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如“勐撒掸”、“衬撒”、“汉撒”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人口为20441人(1982)。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无文字, 用汉文和傣文。历史上与景颇、汉、傣、白等族关系密切。
族源及历史发展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传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铁印券”,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承,开始了世袭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强盛,与金齿、僰国皆通商。约10世纪,受大理王段氏封诰。当时外来商人教会阿昌人民种田,农业逐步发展。元、明设云龙州,大量白族、汉族人民相继迁入,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迁至腾冲一带,部分融合于白族、汉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齿宣抚司》),明正德《云南志》认为即唐代的“寻传”人。那时“寻传”人属南诏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原始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已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纳率部归顺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敕赐 段保为云龙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并向西南迁至德宏境内,渐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户腊撒,明初属麓川宣慰使司。15世纪中叶,明将王骥三征麓川后,属陇川宣抚司。王骥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和况本为把总,分别掌管户撒、腊撒,成为世袭领主。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清朝承袭明代土司制度。民国时期,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1949年我国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纳“三大款”(官租、 款、地基银子)外,各寨还负担专门的劳役。
反抗斗争对于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阿昌族人民曾多次举行武装起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阿昌族人民发动起义,包围户腊撒的土司衙门,击毙土司,斗争持续了3个多月。19世纪中叶,由于户腊撒的阿昌族成年男子 崖土司强征去参加对陇川土司的械斗,绝大部分惨遭伤亡,受难家属女人群情激愤,结队到土司衙门,向干崖土司讨还血债。1856年,云南大理爆发 起义,阿昌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起,也投入了这次起义斗争。1909年,阿昌族人民参加了德宏各族反对清 的干崖起义。1943年,户腊撒的阿昌族和当地其他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又一次掀起了武装起义。起义群众包围了土司衙门,土司潜逃到陇川,向陇川土司和 当局求援, 出动大批军队前来 ,起义者坚持斗争5昼夜,终因强弱悬殊,起义失败。
社会经济我国成立前,阿昌族地区封建领主经济已开始向封建地主经济转化,普遍发生典当、抵押和买卖土地(但买方必须承担对封建领主的贡纳)现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沦为附近汉、傣族地主的佃户。
阿昌族地区,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户腊撒烟草闻名于滇西,远销缅甸;“阿昌刀”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是必备的生产工具兼作防身武器。其他经济作物如甘蔗、茶叶,手工业产品如刺绣、编织品,都很有名。
风俗 惯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女人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已婚女人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女人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住房多为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下是猪圈、牛栏。男子出门随身携带褙袋和长刀。男女都 惯肩挑货物,长途运输多用骡马。婚前恋爱自由,但婚姻缔结须由父母包办。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须火葬。
阿昌族人善于唱山歌,凡劳动、“串姑娘”、结婚、走亲访友以及各种节日都要用山歌抒发感情,内容丰富。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荡秋千、赛马、射击、练武术等。
梁河地区的阿昌族还保留原始的鬼灵信仰和祖先崇拜(见原始宗教),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则信仰小乘佛教。
建国后的变化我国成立后,1952年梁河县成立民族 联合 ;户腊撒成立了相当于区级的阿昌族自治区;潞西县高埂田、梁河县丙界和关璋成立了3个阿昌族自治乡。通过和平协商 改革,废除了领主、地主一切特权剥削。 的胜利,使阿昌族人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枷锁,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在阿昌族地区地方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如梁河县开办了铁工、农具、榨油、肥皂、松香、染布等小型工厂;户腊撒地区也建立了铁工厂。人民 还帮助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培养了阿昌族的医生和保健人员,消灭了建国前猖獗的鼠疫和天花。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阿昌族有了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学龄儿童都有了上学的机会。粉碎“ ”后,特别是我国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如梁河地区培育出了优良的水稻品种,户腊撒地区除大面积改造农田外,还开展了多种经营,刀具生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到50种左右、120多个花色,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良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昌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良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