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tun Gongdian yizhi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我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余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 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我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屯遗址的发现北周末移相州于安阳,隋、唐时此地皆为相县。《古本竹书纪年》谓河亶甲居相。宋、元以来,洹滨殷墟即屡有商代铜器出土。清代末年,小屯村农民在此挖掘“龙骨”(实即甲骨),售与药店。1898~1899年,王懿荣发现并认定龙骨上所刻文字为古代文字。后经古文字学家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收藏与研究,确定为商代甲骨。1908~1911年,罗振玉打听到甲骨出于小屯,从此发现小屯遗址。
发掘过程及主要收获小屯的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1937年因 爆发而停止,前后进行12次。主持发掘的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先后参加的有董作宾、郭宝钧、李济、梁思永、吴金鼎、刘燿(见尹达)、石璋如、高去寻等人。 这一时期的发掘可分3个阶段:
(1)1928~1929年的1~3次发掘为第1阶段,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第1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挖掘甲骨,没有注意地层的划分。后两次发掘时应用现 古学方法,初步分析了小屯的地层,注意到灰坑和墓葬的清理,并初步识别出商代陶器及其特征。尤其是“大龟四版”的发现,给以后甲骨断代的研究以很大的启示。
(2)1931~1934年的4~9次发掘为第2阶段,发掘总面积约8100平方米。这一阶段的发掘,有计划地把整个遗址划分为6区,并采用探沟与全面揭露相结合的方法。自第 4次发掘认识版筑夯土后,连续发现了矩形、凹形、条形等多种形式的基址及排列整齐的柱础,并在地层上确定了商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关系。这一阶段还特别注意了动物遗骸的采集,发现了象骨和鲸骨,对研究当时的动物群以及当时的气候、环境、交通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金、石、玉、铜、骨、陶器以及陶范等,大大丰富了对商文化的认识。
(3)1936~1937年的10~12次发掘为第3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大面积揭露的方法,发掘面积约 11990平方米。发现了成组的版筑基址及水沟、窖穴、墓葬、车马坑等。为殷墟文化的分期提供了直接的地层根据,并在殷墟宫室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其性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127号坑的发现,在这个直径约1.8米的圆坑内,发现甲骨17096片,完整的龟甲将近300版。这些龟甲全属武丁时代。该坑应是武丁时代的甲骨窖藏坑,也可以说是档案库。这一发现,确证小屯是商代后期的王都。
我国成立后,小屯的发掘继续进行,1955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在村东的一个椭圆形坑中,发现了一批完整陶器,并有1片康丁时期的卜骨。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村西部发现了一条750米长的由西南蜿蜒向东北的壕沟,推测是商代王宫的防御设施。后又发现21枚牛胛骨卜骨,其中10枚有刻辞。这些卜骨堆放有序,大致分为3组,每组恰是3的倍数,郭生曾于此得到商代卜用三骨的启示。1973年,在小屯南地两次发掘,面积为430平方米,发现了商代早、中、晚3期堆积。除大量的遗迹、遗物外,还发现4511片有字甲骨,这些甲骨大多与其他器物共存,为甲骨断代和殷墟文化分期提出了新的层位根据。1975~1976年,在村北进行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妇好墓的发现。自小屯开始发掘以来,计发现商代版筑基址70余处,窖穴和其他灰坑800个以上、水沟和大灰沟30余条,墓葬400余座,刻字甲骨近3万片,铜、石、玉、骨、角、牙、蚌、陶器等数以万计。其发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多,是我国考古学史上少见的。
分期与年代根据小屯的地层及遗物,结合甲骨研究的成果,可把小屯商代晚期遗址分成前后衔接的4个时期:
(1)第一期。绝对年代大体在一期甲骨以前,当属盘庚、小辛、小乙时期。遗迹多集中在遗址的北部和中部偏北,发现有窖穴和墓葬,未能确定属此期的甲骨卜辞和版筑基址。
(2)第二期。发现了大量一期甲骨,也有少量二期甲骨,绝对年代约相当于武丁、祖庚、祖甲时期。遗迹分布比较普遍,尤以遗址中部为多,发现有大规模的版筑基址、水沟、窖穴和墓葬等。其中水沟结构特殊,布局周密,显然是一项有计划的巨大建筑工程。为本期独有的建筑遗迹。
(3)第三期。发现的甲骨属三、四期,绝对年代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遗迹主要分布在遗址的中部,在遗址的南部和东部也有较多的分布,发现有成组的版筑基址及大批墓葬与窖穴。
(4)第四期。发现少量五期甲骨,绝对年代约当帝乙、帝辛时期。遗迹分布最普遍,发现有成组的版筑基址,但规模不大。墓葬较少,窖穴比较常见。
宫殿基址小屯宫殿已发现有50多座建筑基址,可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基址有10余座,分布在遗址的北部,时代偏早,有的可能早到第一期。乙组基址有20余座,分布在遗址的中部,多属二、三期。丙组基址有10余座,分布在遗址的南部,时代较晚,主要属于四期。基址的建造分填基法和挖基法两种。将房基填土夯实后置础,所用础石多为砾石。有的在石础上垫有锅状、器盖状或不固定状的铜础。房架都用木柱支撑,墙用版筑。没有发现瓦,大概是用茅草盖顶。在基础之下和门侧等处,常见有埋人或兽的坑,推测是建造时举行奠基、置础、安门等仪式留下的遗迹。安门时,埋的多是武装侍从,有的持戈执盾,分置门的两侧和当门处,多的达5~6人。
基址平面有矩形、条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等。东西向居多。规模较大的如乙八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中等的南北长约46.7米,东西宽约10.7米;丙组基址较小,小的只有2.3米×1.85米。乙组基址中部的乙七、乙八是两座纵横相交成丁字形的基址。在乙七的正南,发现自北而南分3组排列的葬坑,其时代主要属第三期。坑中少者埋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葬、斩杀葬等葬式,有的伴出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此外也有葬兽坑。这些坑与西北冈祭祀坑一样,是武丁以来几次大规模使用人祭留下的遗迹。晚商帝王屡次在这里杀人祭祀,说明乙七、乙八基址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宗庙遗址。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小屯宫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基本上证实了这个记载。但小屯的发掘还没有结束,不少学术问题有待今后继续探讨。
参考书目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59。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
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光耀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小屯宫殿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光耀;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