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髯口

[拼音]:rankou

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见彩图)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灰(称为“黪”、“苍”或“花”)、白三种,以区别角色的年龄。少数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黑红二色髯的。个别剧种还有戴红黄蓝白黑五色髯(如粤剧扮金兀术、方腊、东海龙王用的“扎髯”),这种过于怪异的髯口未能流行。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现在戏曲舞台上常用的髯口式样,主要有以下十多种:

三髯

简称“三”。长髯分三绺,适于表现文雅、清俊的人物,多用于生脚扮演的各种文武角色。

满髯

简称“满”。是连腮长髯的夸张表现。主要用于体格壮实的上层人物。生、净脚色所扮演的正、反面人物形象均有戴满髯的,但净脚用的满髯又比生脚所用长些,最长的人发黑满有70多厘米。

扎髯

简称“扎”。是露口的满髯,即将满髯中间一片剪与嘴齐,下边另有一片吊在颏下,适于表现性格粗豪、好勇狠斗的人物,为净脚专用。戴扎髯的角色,都要在鬓边插“耳毛子”。

丑三髯

是三髯的缩短变细,适于表现寒酸或猥琐的文人、小官吏。为丑脚专用。

二涛髯

即较短的满髯,昆曲直称“短满”,用于体格壮实的下级官吏、家院之类人物。过去昆曲用得较多,现在舞台上不甚讲究,一般中军、家院也多戴满髯了。

夹嘴髯

即较短的扎髯。昆曲中的二面用得较多,一般不插“耳毛子”,表现人物的范围要比扎髯宽泛。

一字髯

是极短的满髯,形如一字。故名。

二字髯

是极短的扎髯。“一字”与“二字”大都表现不事修饰的粗鲁人物,以及不蓄须的僧人。昆曲《千忠戮·惨睹》中的建文君,即戴黑一字(也有戴黑二字的),表现他在流亡途中,装作僧人模样,剪去了长须。(见彩图)

虬髯

即二字髯而浓密蜷曲者。昆曲叫“卷络二字”。旧时《山门》中的鲁智深戴黑一字,后改戴虬髯,更有利于表现人物豪放不羁的性格特色。(见彩图)

八字髯

两撇短须,形如八字,故名。多用于丑扮的师爷、江湖术士一流人物。

二挑髯

两撇短须向上挑起,形如倒八字。多用于武丑扮演的武艺高强而又幽默、机敏的人物。

吊搭髯

又称“八字吊搭”,即在八字髯的基础上,下颏又吊有一绺短须,悬空摇荡。多用于性格诙谐或者品行不端的文人。

四喜髯

八字髯再加两腮的两撮胡须。

五撮髯

又称“四喜吊搭”,即在四喜髯的基础上,又加下颏的一绺胡须。“四喜”与“五撮”多用于丑扮的各种下层人物,如樵夫、船公、禁卒、老军等。个别丑扮的将领,为表现其性格幽默和不事修饰,也用这类髯口,如程咬金。

以上这些常用的式样,加上色彩的不同和尺寸上的若干区别,就有了许多变化,故戏曲剧团常备髯口有数十种之多。髯口中还有一些是专人专用的,如关羽,原戴三髯,后为突出表现他的美髯,创制出五绺髯,用人发制成,为关羽专用,故又称“关公髯”。三国戏中的另一个人物──司马师,戴的黑满髯上要另加一缕红髯,以表现他患眼瘤,长须为流血所污。水浒戏中的刘唐,在所戴黑扎或黑二涛髯中夹几绺红髯,称为“刘唐髯”。

清末以来,又有各种改良髯口,其挂钩较细,紧贴腮边,全都露口,尺寸也较短。这在某些剧种如越剧及某些新编历史戏中用得较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大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髯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大;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664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