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胡适倡导白话文的原因,胡适为什么倡导白话文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这是白话文运动的信号。文中提出: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这个纲领性的意见,很快就得到钱玄同等人的响应和号召。顺应着时代的背景和革命的浪潮,白话文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扩张。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我国第一部白话文文章《狂人日记》,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在文学领域的突破。此后,白话文全面代替了文言文出现在报刊、杂志等等文化的领域中,成为“四万万我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将我国数千年以来统治阶层的文言和思想垄断彻底颠覆。

胡适出生在清末的官宦世家,在家人的悉心培育下,从小熟读经史,十三岁便能做古文。在这样的环境下,胡适成年后却选择推广白话文运动。探究其中缘由,实际上,在胡适的童年教育中,便已经种下了白话文的种子,而在新时代的思潮和国外留学的“开眼看世界”过程中,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成为掀翻旧文言的参天大树

白话文小说的通读,使胡适很小便有了白话文的训练

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诗人夏巴尼

胡适4岁以前,得益于其父亲的悉心教导,他比同龄小孩更早地识字和启蒙。后来到私塾读书的时候,胡适就是其中的优等生。原生家庭的条件优渥,胡适的母亲每年都会多给私塾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学金,要求先生要将所讲的课文逐字逐句地将意思讲明白。因此,胡适的童年得到了优于旁人的学习资源。

胡适从私塾便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而且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却并不认为这能帮助他写作。他在自传《四十自述》中写道:“《周頌》,《尚書》,《周易》等书都是不能帮助我作通顺文字的。但小说书给了我绝大的帮助。”

胡适小时候就表现出对白话文小说的热爱,在9年的私塾时光中,他利用课余的时间就读完了30余本古代的白话文小说。又因为乡里的小朋友爱听胡适讲故事,又逼着胡适将读来的古文故事翻译成白话文。这种早期的训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胡适,在他的心中种下了白话文的种子,是胡适白话文的启蒙。

胡适回忆道:我到离开家乡时,还不能了解《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白话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对我很有用处。

胡适在上海接受了新式教育,开始撰写白话文报刊

1904年,十二岁的胡适,便远赴上海求学。胡适在上海的求学时期,正好是新式教育浪潮的时期,他就读的三所学校,均是新式学校。刚到上海时,胡适就读于张焕纶创办的梅溪学院中,张焕纶是国内提倡新式教育最早的人之一。但不久后便因为不愿意去衙门考试而退学转投到澄衷学堂。

澄衷学堂是上海国人创办时间最早,声名最盛的近代新式学校。胡适在此读书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在学校中,他不仅刻苦学习,而且阅读了大量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书籍,如严复的《天演论》和梁先生的《新民说》等。读书之余,胡适还频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胡适倡导白话文的原因,胡适为什么倡导白话文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62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