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家政治思想

[拼音]:Ouzhou 16 shiji zongjiao gaigejia zhengzhsixiang

[外文]: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Reformation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各派改革家的政治观点。宗教改革家们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教会的统治地位、等级制度和教士特权,以个人的思想自由和信仰为基础,制定以“因信称义”为核心的新教教义,创立了符合资产阶级 原则的廉价的民族教会。他们的政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神学表现形式。

背景

14世纪末,随着资本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发,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同封建贵族尤其是罗马教会严重对立。16世纪,教会势力明显衰落,但在分裂中的德国和意大利,教皇依然横行无忌,激起人民的极度愤慨。1517年10月31日,为反对教皇推销“赎罪符”,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不久,运动便在欧洲许多国家迅速展开。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主要派别有:以路德为首的市民温和改革派,以法国J.加尔文(1509~1564)为首的市民激进改革派。

路德的政治思想

路德从批判罗马教会的“赎罪”理论入手,指出对上帝的信仰是 得救的唯一条件。真正的 不需要以教会为中介,也不需依靠“事功”,只需自己内心信仰上帝,便可获得上帝的拯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信徒应以自己的良心和理智来解释《圣经》。任何人,无论是王公贵族,或是教皇主教,都无权把自己对《圣经》的解释强加于人。因为在信仰世界,一切 都是平等的,教士只不过是 的公仆,应废除教会神职人员的特权和等级教阶制度,建立廉价教会。他从民族主义出发,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本国的教会,而不受罗马教廷的控制;教会不享有行政、司法权,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国家权力是神授的,在国家事务上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他反对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平等要求,认为在世俗的王国中不可能人人平等,有些人应当被别人统治;人民对国家权力必须服从,不可抵抗。他反对农民战争,主张用 农民。

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较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他发挥路德“因信得救”理论的宿命论内容,指出:宇宙无一事不是上帝所预定的,上帝对人的拯救也是预先安排好的。人的现世生活对人的来世生活并无影响,教会规定进行的功行只是教会勒索钱财的手段,并不能使人得救。 通过《圣经》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依靠上帝的恩典,成为“义人”。他认为,成事在天,行事在人,虽然一切都是由上帝预定的,但 在现世应勤奋工作,照上帝的旨意为自己筹划办事,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他认为教士之间及教士与信徒之间都是平等的,主张改革教会,推翻教皇制,废除教阶制,按照 的原则建立教会组织;通过 投票选举产生神职人员,由教士代表会议管理宗教事务。他在实践中按照上述原则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对现实的政治问题,加尔文的观点较为保守,认为 对于人类如同面包、水、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教会与 应独立并存、互相促进。 操在众多人之手较为稳定,故以贵族政体与 政体的配合为较好的政体。 权力来自上帝,人民必须服从 ,即使对暴虐的 也不要抗拒。统治者如果违背神意,人民则没有服从的义务。

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 教的第二次分裂,创建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引发了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路德与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的政治思想,是近代西方自由、平等、 思想的先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加尔文的思想更为荷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家政治思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621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