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十六天魔舞

[拼音]:Shiliu Tianmowu

[外文]:Sixteen Demons Dance

又称天魔舞。我国用于礼佛、宴享。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创制。元代统治者信奉佛教,所以这个舞富于宗教的神秘色彩,属于佛教密宗一派的乐舞。舞时16个宫女扮演天魔女,8人一列,头上梳着很多发辫,戴 佛冠,身披缨络,穿大红销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手里拿一种叫“噶布喇完”的法器,也有手里拿昙花的,元代张昱诗:“西方 即天人,玉手昙花满把青,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十六天魔舞》由11个宫女组成乐队伴奏。乐器有龙笛、头管、小鼓、秦筝、琵琶、笙、胡琴、响板等,另有一人拿铃杆配合乐队伴奏。元代宫廷舞伎中以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舞得较好,受到皇帝的赏赐。

《十六天魔舞》在民间也有流传,如杂剧中曾搬演,但元代统治者曾严令禁止。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烨霖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十六天魔舞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烨霖;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65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