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我国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拼音]: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renmin daibiao huiyizhidu

[外文]:People's Congress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我国建立至1954年期间,在地方召开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作为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的 形式。我国建立初期,实行普选和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据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区、 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地方由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市、县、市辖区和区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建立初期,只是联系群众的协议性机构,职权限于听取本级人民 的工作报告,向人民 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讨论和建议本地的兴革事宜,向人民传达和解释 的政策并协助 实施。后期则代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听取、审查人民 的工作报告,建议、决议本地的兴革事宜,决定施政方针和政策,审查、通过预算、决算,选举本级人民 委员会,具有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省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由于建立较晚,条件成熟,故召开时就代行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乡的人民代表会议由于直接由群众选举产生,所以它一建立就行使相当于权力机关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都由本级人民 召集,尚在军管的市也可以由军事管制委员会召集。省人民代表会议的召集要经中央人民 批准。除乡人民代表由居民直接选举外,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部分由下一级人民代表会议选举,部分由各级人民 的负责人担任,部分由各党派、人民团体、军队及其他有关部门按分配名额自行推选,部分由 决定或由 同协商委员会协商后邀请。省、市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设协商委员会,县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设常务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都不具有权力机关的性质。

人民代表会议在发扬人民 、吸收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方面起过积极作用。1953年3月《我国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以后,全国基层开始普选。到1954年8月,除个别地方外,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 第一次会议召开,并通过了第一部《我国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至此,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馨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馨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64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