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顺吞蒲

[拼音]:Shuntunpu

[外文]:Sunthornbhu (1786~1855)

泰国诗人。生于曼谷王朝一世。自幼随母入宫,在吞武里一所寺院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后做过文书。因与宫女簪恋爱被治罪,获释后去孟格亮城投奔他的父亲,写了《孟格亮城游记》一诗。他与簪结婚,却被她抛弃,后来的诗作大多寄托着对她的怀念。曼谷王朝二世时,顺吞蒲在朝廷任职,深受国王宠信,官至顺吞欧含、诗歌顾问与太傅。三世王继位后,以旧日嫌隙,削除了他的官职,顺吞蒲愤而出家。还俗之后,生活潦倒。四世王帕宗告时又受到重用,再次为官六年,直至逝世。

顺吞蒲的作品有游记诗、诗剧、色帕(格律诗的一种)、长篇叙事诗、戛普(格律诗的一种)、格言诗、摇篮诗。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帕阿派玛尼》。此诗作于1828年之前,共25,500余行,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是泰国最著名的古典作品之一。它叙述拉达纳国的两个王子帕阿派玛尼与西素旺被父王逐出国门后的奇异经历。帕阿派玛尼被水鬼虏去,并强逼成亲。 8年后始得逃离。他在海上遇见帕惹国公主素婉玛丽,一见钟情,在战胜其未婚夫武沙林之后,成为夫妇,并当了帕惹国王。武沙林不甘失败,率兵来犯,被擒羞死。其妹拉薇公主前来报仇,全用女兵作战,帕阿派玛尼因迷恋拉薇公主而战败。素婉玛丽又打败拉薇。后经道士调解,共享太平。后来帕阿派玛尼落发为僧,素婉玛丽与拉薇亦出家为尼。这部长诗表现了善良与邪恶的斗争,其中有战场的搏斗,充满了浪漫主义 。

顺吞蒲生活在泰国古典诗歌鼎盛的时代,他的创作继承了泰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吸取了民间文学和我国、印度、阿拉伯等国文学的营养,对泰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博采口语,通俗易懂,语句凝练,音韵和谐,想象丰富。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创新,是泰国第一个把格仑用来叙述故事的诗人,以后出现了许多用格仑写成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另外,他首先赋予格仑以内韵,使格仑这一体裁更加优美动听,因此文学史家把他称为“格仑之父”。他的诗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直到现在仍深受人民的喜爱。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尤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顺吞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尤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63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