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近代文学史料

[拼音]:jindai wenxue shiliao

从 战争前后开始到运动前夕为止的有关作家传记、文论、作品书目与研究资料等近代文学史料。这一时期时间虽然不长,却经历了社会的急遽变化和新旧的重大嬗变,作家和文学创作的情况都较社会比较稳定的时代复杂。因此,涉及的文学史料也相当庞杂广泛。

由于近代社会政治演变推移的剧烈,属于进步思潮主流的作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因此,掌握近代社会政治背景的特点,对于了解、研究近代文学,具有更突出的意义。这方面史料的著述,有官方编撰《大清历朝实录》、十一朝《东华录》等。解放以来,范文澜《我国近代史》对近代历史有系统的、深入的叙述。此外可供研究参考的资料则有规模较大的《我国近代史丛刊》,是近代文学详细的时代背景读物。它以近代历史重大事件为主,从 战争直至 ,罗列多种单篇记载,还包括有关重要人物的传记资料。另有近出《走向世界丛书》,是一套提供外国近代历史信息的读物。

关于近代作家传记资料,《清史列传》、《清史稿》的《儒林传》、 《文苑传》、 《碑传集》、《续碑传集》、《碑传集补》等书收录较多。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720卷、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60卷分别有“文艺”、“文苑”门,涉及近代前期作家。二书多采私人撰述及地方志,保存不少原始材料。金梁《近世人物志》,从《翁文恭日记》、《越缦堂日记》、《湘绮楼日记》、《缘督庐日记》中辑出 600余 迹与评论,亦便查索。 前后作家,以南社文学杂志《南社丛刻》中所载同时人撰写的传记最为翔实可靠。我国志书发达,清代地方志尤为丰富,并保存完好,其中多有近代作家传记资料。属于近代作家的年谱目录,其目多收入《我国历代年谱总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等。从上述各类传记材料中,大略可以得知近代许多作家的生平事迹。此外,有许多笔记,亦常常涉及人物片断记事,往往可补史书的不足,但也有记载片面或传闻不实之处。这类书中材料较为丰富的有徐一士的《一士类稿》、《一士谈荟》,易宗夔的《新世说》等。

近代新旧思潮斗争激烈,文学观念变化也较大。《我国近代文论选》按近代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学流派采录反映文学观念的文论资料;《我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为近代文论专集,收录的文章,主要篇目均有注释与说明;阿英《晚清文学丛钞》的《小说戏曲研究》卷则专收小说、戏曲方面的文论资料。三书合观可以大体看出近代文学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演变的痕迹。更广泛的文学思想资料则散见于众多文集、小说与戏曲作品的序跋,以及20世纪初期出版的文学报刊。

近代诗文作家众多,文集浩如烟海。刻本也很多,还有一些未经刊刻的稿本和手抄本。涉及这方面的书目有《我国丛书综录》。章钰等编《清史稿艺文志》、武作成编《清史稿艺文志外编》著录集部书5500余种,除去笺注古集部书外,诗文别集数量亦相当可观。如《清史稿艺文志》著录道光以后诗文别集即达三百余种。孙殿起的《贩书偶记》及其《续编》著录亲自过眼的属于道光以来刊刻的别集不下1500余种,相当一部分是诗文集。张舜徽的《清人文集别录》,于著录中并有精辟的评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诗文创作,相对说来,刊刻成集者较少,多散见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报刊杂志。南社作家的诗文作品较集中见于《南社丛刻》中。不过,此书已较稀见,易见的有《丛刻》的选本《南社丛选》与《丛刻》的诗专集《南社诗集》。近代的主要诗文作家大都有专集行世。属于进步主流的作家,自早期的龚自珍、魏源,稍后的姚燮、冯桂芬、王韬,至晚清的黄遵宪、 、梁先生、 、章炳麟、 ,直至南社柳亚子等;思想较为保守受传统诗文流派束缚较大的作家,自早期的梅曾亮、郑珍,稍后的王闿运、吴汝纶、陈三立,直至范当世、易顺鼎等,都有自编的或后人编辑的文集。但大都未经整理,版本杂乱繁多,校勘、辑佚任务还相当繁重。除别集之外,还有一些总集、选本。诗如符保森《国朝正雅集》、张应昌《国朝诗铎》、陈衍《近代诗钞》、徐世昌《清诗汇》、孙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等,文如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蒋瑞藻《新古文辞类纂稿本》、 《晚清文选》等,一些未有专集的作家的作品赖其保存不少。但选录者各有其自己的眼光与原则,选录标准不足为据,不过其中也保留不少可取的作品。特别是《晚清文选》,进步政治倾向鲜明,也颇注意文章的艺术造诣。

清代是词学中兴时代,近代为清代词学的后劲。特别是不以词名家的一些进步作家的词作,直接关切时事,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以词名家的词人,除文廷式外,多走模拟道路,限制了创作成就,但在词学整理研究上则有突出的贡献,如王鹏运的《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的《彊村丛书》等。近代主要词人的作品一般都有词专集,相当一部分收入《清名家词》中。此外还见于一些词总集与选本中,如谭献《箧中词》及《箧中词续》、叶恭绰《全清词钞》、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关于词的评论著作以词话为最集中,较著者有况周颐《蕙风词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

近代前期小说比之清中叶呈现陡然衰落状态,主要有侠义公案小说和狭邪小说两大类,主要作品都有刻本与排印本。至晚清,改良派与革命派作家无不重视小说,从理论到创作一时表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众多的小说作品集中发表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报刊上,如《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等。其中包括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内的一些重要作品,后都刊印过单行本。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有小说 4卷,收录了当时报刊刊载或绝版之小说单行本20多种。在小说研究资料方面,除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小说戏曲研究卷》集中收录的资料外,魏绍昌编辑的《李伯元研究资料》、《吴趼人研究资料》、《孽海花资料》、《老残游记资料》4部书,是关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作者李宝嘉、吴沃尧、 曾朴、 刘鹗及其作品的较完备的资料集。阿英的《小说闲谈》及《二谈》、《三谈》、《四谈》和《晚清小说史》涉及近代小说资料颇多。此外有些掌故书亦有重要参考价值,如陈汝衡《说苑珍闻》、郑逸梅《清娱漫笔》等。

近代戏曲以地方戏为主,尤以京剧为最突出。惟它只以优伶为重,师徒口耳相传,因伶人而异,忽视剧本台词的固定和流传,今可得见其当时剧本者甚少。《梨园集成》中收录两种昆曲剧本和45种皮簧戏剧本。《京剧丛刊》、《京剧汇编》、《我国地方戏曲集成》收录的剧本中,有些是本时期即活跃在舞台上的戏曲。但经过长期流传当有改动,有些则是被近人改编过的,不能完全反映当时原貌。晚清《汪笑侬戏曲集》、《黄吉安剧本选》,是经过近人整理的京剧与川剧史料。近代继承传统戏曲的传奇、杂剧,早期有黄燮清《倚晴楼七种曲》、杨恩寿《坦园六种曲》等。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利用这些传统戏曲形式宣传新思想,创作不少作品,刊载于当时报刊杂志,包括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其中重要作品大都已收入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的《传奇杂剧卷》。话剧是外来的一种新剧种,最初是由留日学生传进来的,这时期的话剧剧本亦颇难得。关于这一时期的剧目有阿英所编《晚清戏曲小说目》。戏曲之外,尚有通俗文学如弹词、小调、曲艺等。阿英《晚清文学丛钞》的《说唱文学卷》收录了晚清各阶段的时调、歌谣、弹词、地方戏的重要作品。这方面可参考的书目有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子弟书总目》、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谭正璧、谭寻《弹词叙录》对著录的弹词作品有具体评介。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是近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现象。林纾翻译西洋各国小说百余种。此外,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中《俄罗斯文学译文卷》和《域外文学译文卷》收录了部分重要译本。

此外阿英编《我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是按近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编辑的文学总集,包括《 战争文学集》、《中法战争文学集》、《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庚子事变文学集》、《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5种,各集都包括有关该事件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又近代一些人物的日记、笔记中,多有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资料,部分重要笔记收录在《清代笔记丛刊》中。徐珂据百余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编为《清稗类钞》,其中文学类和戏剧类集中了文学与戏剧资料,包括近代部分。近代的一些重要诗话,也多涉及作者、作品及诗歌评论,较著者有《射鹰楼诗话》、《平等阁诗话》、《饮冰室诗话》、《石遗室诗话》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申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近代文学史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申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60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