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童心说

[拼音]:tongxinshuo

我国明代思想家李贽为揭露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假道学而提出的重要学说。他著《童心说》一文,指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初心,失去了童心就不是真人,就会变成“以假人言假言”,“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李贽认为,“童心”、“真心”的丧失,是由于“有闻见从耳目而入”以及“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的缘故。这种障蔽“童心”的“闻见道理”,则由“多读书识义理而来”。童心既障,则以外入之闻见道理为心。于是发于言,则言不由衷;行于政,则政事无根底;著为文,则文辞不能畅达。他把童心和闻见道理对立起来,进而指出,六经、《论语》、《孟子》是史官褒崇之词,臣子赞美之语,由迂阔门徒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地笔之于书,并不是万世不变之至论。实际上,不过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而已。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张以“童心”为标准。

李贽是从王阳明学派发展出来的思想家,受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童心说”,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及禅宗的心外无佛,本性即佛的观点相似,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本性说。但他据以否定儒家经典,指斥六经、《论语》、《孟子》,否定程朱学派的“天理”,在当时起了进步作用。

参考文章

《童心说》读后感3篇1100、1700字读后感作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睿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童心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睿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07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