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Z理论

[拼音]:Z lilun

[外文]:theory Z

X理论、Y理论的对称。现代管理科学中,以人为主、结合工作定向的行为学派的一种假设。由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于1981年在《Z理论》一书中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管理经验在美国倍受推崇,大内把日本企业和美国旧式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实行终身雇佣制、缓慢的评价和晋升、非专门的经历、含蓄的控制、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全面关切。美国旧式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实行非终身短期雇佣制、快速的晋升、专门的经历、清晰的控制、个人决策、个人负责、部分关切。大内认为日本管理模式是基于 Y理论的,而美国多数企业的管理模式仍保留 X理论。但大内对美国一些成功的大公司、大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企业既不按X理论也不按Y理论进行管理,而是根据美国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把日本管理模式运用于美国企业。大内把兼具美、日企业管理特点的管理方式称为 Z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组织成员实行长期雇佣;在决策上要求他们与管理人员保持意见一致;实行个人负责制;对组织成员实行缓慢的评定和晋升;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一般的非正规控制;实行小范围、小幅度的工作轮换制;实行管理人员对组织成员的全面关心。

Z 理论的特点是对组织成员采取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法,但又不一味屈从人情;给他们以长期雇佣的保障,但又不提供终身雇佣。在一定意义上说,Z理论是X理论和Y理论的综合体。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Z理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07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