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我国佛塔

[拼音]:Zhongguo fota

[外文]:Chinese Buddhist pagoda

我国佛教纪念性建筑。塔的概念是随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的。“塔”字是梵文 stūpa(窣堵波)的音译略写,有时又借 Bu-ddha(佛)的译音浮屠、浮图为塔。印度窣堵波原意是坟墓,早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释迦牟尼死后,遗骨分葬在多座窣堵波中,从此窣堵波就具有了宗教纪念意义。窣堵波是一座半球状的坟堆,上面以方箱形的祭坛和层层伞盖组成坟顶。佛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我国内地时,我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建造过迎候仙人的重楼,当时人们又常以神仙的概念来理解佛。所以,佛塔从很早起就开始了以传统重楼为基础的我国化过程。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佛塔是东汉永平十年(67)洛阳(北魏)白马寺和东汉末笮融在徐州所建浮屠祠中的塔。据称白马寺塔是“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魏书·释老志》),已显露了中印建筑融合的迹象;浮屠祠的塔是“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后汉书·陶谦传》),我国的重楼成了塔的主体。金盘又称相轮,即窣堵波的层层伞盖。这种塔属楼阁式。塔的另一重要型式是密檐式,多为砖石结构。密檐式的各檐也是对重楼各檐的模仿。早期楼阁式塔的重要作品之一是北魏洛阳永宁寺塔,据《洛阳伽蓝记》记此塔为木构,高9层,平面方形,各层每面9间,3户6窗,塔刹铜制,有金盘30重,并从刹顶垂铁链4条向屋顶四角。 北朝时的楼阁式塔还可在敦煌、云冈等石窟的壁画和石刻中看到。现存最早的塔是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十二角,密檐式15层,全高约40米。在早期佛寺中,塔常置于寺院中心,是寺中的主要建筑,供信徒旋绕礼拜。唐以后,以佛殿为主体的佛寺布局渐占优势,塔多数置于殿后或在中轴线以外,这和佛教向注意义理的方向发展有关。

唐宋以前的楼阁式塔大多是木构建筑,但由于木塔不易保存,又创造了砖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楼阁式塔。唐塔现存有数十座,全是砖建。楼阁式塔现存重要实例有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和香积寺塔等;密檐式塔有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和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这些塔的平面都是方形,对木结构的模仿只是大体意会,不追求精细的形似。如层檐都用砖叠涩砌出,没有出挑斗拱,密檐塔各檐檐端连线为柔韧的曲线,楼阁塔的壁面也只有简单的壁柱和示意性的简单斗拱。唐代的塔体现了砖石结构的本色美,具有雄浑质朴的时代风格。

五代宋辽的塔遗存更多,方形平面已极少见,八角形最多,这个时期还留下了一座古代仅存的楼阁式木塔。在南方,还流行了砖身木檐的混合结构方式。塔的细部造型已渐趋细腻,并更多地表现了地方风格的不同。

北方的塔,性格倾向雄健浑朴,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木构八角5层6檐,层间各有暗层,故结构实为9层,采双层套筒柱网框架,高达67.3米,气势宏大,雄伟壮硕(见彩图)。北方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可以河北定县宋代料敌塔和内蒙古辽代庆州白塔为代表:前者高达84米,是我国较高的砖塔,没有过多的装饰,注意整体的韵味,格调昂扬健康;内部砖砌双层套筒是这个时期常见的方式,是对唐以前的单层筒结构的改进。后者模仿木构比较精细,但整体仍颇明朗简朴。北方的砖塔以密檐式更多,重要作品有北京天宁寺塔、辽宁北镇双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等(均为辽代所建)。天宁寺塔八角13檐,高57.8米,其基台、基座、塔身、斗拱和各层檐都雕刻华丽并精细地模仿木构,而总体仍不失其雄壮豪放。

南方的塔性格倾向秀丽细巧,除南京栖霞寺五代一座小而精巧的密檐式石塔外,几乎全是楼阁式。与砖石结构同时,还流行砖心木檐的方式。砖塔如苏州五代灵岩寺塔,石塔如福建泉州南宋开元寺2座石塔。 后者形象相近,均八角5层,高40余米,全塔用石材逼真地模仿木构,工程量巨大,但总体造型却注意不够,而且失却了石材建筑应有的风貌,艺术成就不高。砖心木檐的结构方式早在北朝敦煌壁画中已可见到,但当时未普遍采用,到这时才得以在南方流行,它是在希望保证塔的坚固性的同时又能显示轻盈外表的要求下的产物,其外观十分接近于木塔,重要实例有上海龙华塔(北宋)、苏州瑞光塔(北宋)、松江兴圣教寺塔(北宋)、苏州报恩寺塔(南宋)和杭州六和塔(南宋)等,除六和塔经后代改造已失原貌外,大都具有秀丽轻灵的风格。

元明清的传统佛塔已趋衰落,有艺术成就的不多。山西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明代),为楼阁式砖塔,轮廓收分过于峻急,但通体贴以彩色琉璃面砖显示了高度的工艺水平。从元代起,原在 流行的喇嘛塔传入华北,为佛塔又带来了一次新的崛起。单体塔重要作品有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塔形如瓶,石心砖表,通体刷白而饰以金色铜制塔顶,高51米,庄严圣洁,纪念性和造型感都很强(见彩图)。群体塔为5塔组合的金刚宝座式,它在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已经出现过,系仿自印度佛陀迦耶大塔,原意是纪念佛的成道,但实例以北京真觉寺明代所建的为最早,其构图形式用以表征喇嘛教的宇宙模式(见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同类塔在清代更多,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塔和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等。

除以上各种型式外,从塔的早期开始还有一种单层塔或称亭式塔,在敦煌、云冈等石窟的北魏壁画石刻中已可见到。隋代建造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是最早的实物遗存,石砌方形。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为唐建,砖砌八角,是最早的八角塔。甘肃敦煌慈氏之塔为宋建,木造八角。此外,还有少数形制特殊的塔,如山东济南唐代九顶塔、敦煌宋代土砌华塔、正定广惠寺金代华塔等。

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佛塔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规定,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对象。

参考书目

罗哲文:《我国古塔》,我国青年出版社,1985,北京。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厉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佛塔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厉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507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