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德意志共和国戏剧

[拼音]:Deyizhi Minzhu Gongheguo xiju

[外文]:Drama of 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rmany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东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戏院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一批流亡作家和艺术家陆续回到德国东部。1945年7月间 “德国 改革文化联盟”在柏林成立,它是一切反 作家和艺术家的核心。著名的戏剧家F.沃尔夫和B.布莱希特先后指出,戏剧是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有效工具,他们要求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戏剧。柏林很快成为德国东部的戏剧中心。一批有声望的剧作家、理论家、导演、演员集中到这里,如工人运动戏剧家G.汪根海姆,导演W.朗豪夫,演员温特尔施泰因、E.布施、理论家里拉等。他们在戏剧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使柏林的戏剧生活逐渐活跃起来。战后上演的第一类剧目是古典剧作,如 J.W.von歌德的《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J.C.F.席勒的《强盗》、《阴谋与爱情》,G.E.莱辛的宣扬人道主义思想的《智者纳旦》等。不久,一些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剧本,如席勒的《华伦斯坦》、《威廉·退尔》和歌德的《埃格蒙特》相继上演。1949年,歌德200周年诞辰纪念,柏林、魏玛、哈勒、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城市上演了著名诗剧《浮士德》。柏林德意志剧院上演的由著名导演朗豪夫执导的《浮士德》第1部,被认为是这个时期高水平的舞台演出。对古典名剧做新的解释是战后上演剧目的重要特点。另一类上演剧目是 统治时期一些流亡作家的作品,如F.沃尔夫的《马门教授》、《博马舍》、《爱国者》,布莱希特的《卡拉尔大娘的枪》和《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G.魏森博恩的《地下工作者》,G.凯泽的《八音盒》和《士兵田中》等,这些剧作大都表现了反 的主题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此外,还上演了苏联剧作《乐观的悲剧》、《柳苞夫·雅鲁娃娅》、《克里姆林宫的钟声》、《莫斯科性格》等。

1949年10月7日, 德意志 共和国成立,戏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几年努力,出现了一批反映主义现实题材的剧作,较成功的有沃尔夫的《女村长安娜》、E.施特里马特的《猫儿沟》。这都是表现农村阶级斗争题材的作品。《猫儿沟》曾由布莱希特执导在柏林剧团上演,引起戏剧界重视,被认为是主义现实主义舞台创作方法的范例。表现其他题材的较优秀剧本有J.R.贝希尔的《冬季战役》、沃尔夫的《托马斯·闵采尔》(1953)、齐纳的《伪证》(1953)等。除了这些剧作外,也出现了不少机械片面地反映生活的形式化、概念化作品。

1949年,布莱希特和他的夫人、著名演员H.魏格尔创建柏林剧团。嗣后,布莱希特在这个剧团实验史诗戏剧演剧方法获得成功。他和恩格尔及其他合作者们执导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伽利略传》、《三分钱歌剧》、《高加索灰阑记》、《四川一好人》等剧,形式独特,手法新颖,吸引了大量观众,柏林剧团多次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扩大了布莱希特学派的声誉。另一方面,柏林德意志剧院经理兼导演朗豪夫和柏林高尔基剧院经理兼导演M.瓦伦廷等人继承O.布拉姆和M.莱因哈特的艺术传统,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舞台实践,为现实主义表演方法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了舞台塑造人物的表现力。朗豪夫导演的《埃格蒙特》、《浮士德》和《阴谋与爱情》等剧,被认为是运用新观点解释古典剧作的成功演出。这个时期活跃在剧坛的有影响的导演还有W.海因茨、E.英格尔、K.凯泽等人,富有声望的演员有E.布施、H.魏格尔、E.C.温特尔施泰因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如H.德林达、A.希特列、E.莎尔崭露头角。在角色创造方面,布施扮演的伽利略,魏格尔扮演的大胆妈妈,海因茨扮演的纳旦,受到很高评价。

60年代, 德国的戏剧创作出现了新局面,题材和形式趋于多样化。 H.巴雅尔的喜剧 《弗林茨大娘》(1961),表现普通劳动者在新时代里选择生活道路的问题;P.哈克斯的《忧虑与 》(1960)通过对工人的现实生活的描写,企图概括时代政治斗争多方面的内容,他的《莫里茨·塔索》(1965)则把日常生活事件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世界观问题结合起来,告诫人们不应以乌托邦式的个人 为标准去理解主义;E.施特里马特的《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通过一位农村女青年的恋爱故事,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越阶级关系的爱情。

另一类剧作是所谓文献戏剧。这种戏剧以当时对 战争罪犯的审讯披露的许多历史文献为依据,采用戏剧形式对 主义和战争罪行进行控诉和清算,旨在告诫人们帝国主义和战争危险依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影响较大的剧本有R.施耐德尔的《纽伦堡的审判》(1967),P.魏斯的《调查》(1965),H.吉普哈特的《奥本海默案件》(1965)。

60~80年代初, 德国戏剧出现了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利用改编世界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文艺作品,借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题材表现今天的时代内容。P.哈克斯自5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这类题材的创作,写了大量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根据阿里斯托芬的同名喜剧改编的《和平》(1962)。H.米勒根据索福克勒斯的同名悲剧改编的《俄狄浦斯》(1967)、V.布劳恩以我国刘邦起义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大同世界》(1977),也有较大影响。这种剧作具有多层次结构,兼有比喻、象征、哲理性等特点。

60~70年代的舞台演出特点之一,是对古典名剧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要求舞台人物塑造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让观众看到现代人对经典著作的独特理解。具有代表性的演出如柏林剧团上演的由布莱希特改编的莎士比亚剧作《科里奥拉努斯》,导演是M.魏克维尔特和 J.坦歇尔; 柏林德意志剧院上演的莱辛的《智者纳旦》,导演是F.佐尔特尔。古典剧作的大量演出,有向普通劳动者普及人类优秀文化的作用,哈勒剧院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很有才能的中年导演,除了魏克维尔特和佐尔特尔外,还有B.比佐、F.贝涅维茨、H.逊涅曼等。70年代初,有的剧院提出把剧院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中心的口号,吸引广大观众参加剧院建设,形成剧院与观众的新型关系。观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科学被广泛应用,把观众作为艺术生产的不可缺少的对象系统地加以研究。

80年代, 德国的戏剧界思想更趋活跃。一些原来受到批判不能演出的剧本被搬上了舞台,对西欧资本国家的一些表演流派给予了更多的注意。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德国现实主义传统学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演剧方法,由过去的各自独立逐步走向彼此吸收、相互融合,从而出现了一个探索、创造新的舞台表现方法的局面。1983年德意志剧院上演毕希纳的《丹东之死》,中年导演A.朗克大胆地突破传统表演手法,在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表演方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朗克于1986年应联邦德国慕尼黑小剧院邀请执导席勒剧作《唐·卡洛斯》,同样获得成功。

德国的重要剧院有柏林德意志剧院、柏林剧团、柏林人民舞台、高尔基剧院、魏玛剧院、莱比锡剧院。莱比锡奥托高等戏剧学校和柏林布施高等戏剧学校为发展戏剧艺术培养了许多人才。

参考书目

Henschel Verlag Kunst und Geselscpaft, in de Zeitenwende, in 2 Bnde,Berlin,1972.

Volk und Wissen Verlag,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Brnd ll, Berlin, 1977.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德意志共和国戏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455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