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ahua
我国明代陶瓷。流行于今山西省,所烧器皿绝大多数为寺庙用品。传世的有各式瓶,多置于偶像前的长桌上,瓶内放有花、香,以供人们膜拜偶像之用。珐花制做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即把泥浆放入袋状容器内,袋一端有小口,稍用力即从小口中挤出泥浆细条,在陶胎上盘成各种花纹,然后在纹饰轮廓线内填黄、绿、紫、白等色,底釉以蓝、绿两色较多。珐花因使用挤浆法,纹饰绝大部分凸起。有的在花瓶颈部两侧堆贴菊花双耳或双螭耳,或者瓶体不加凸花纹饰,而饰以一螭盘绕于颈或腹部。另一种用紫、绿、白等色施螺纹釉,螺纹从上至下斜向排列,色彩相间,别具一格,为它窑所不见。山西珐花瓷器盛于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景德镇窑曾仿烧过,其仿制品传世不少,有瓶、罐等器,器皿均为瓷胎,纹饰仿挤浆法,但题材与山西地区却不尽相同,有的取材于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楼阁纹饰。至今景德镇窑的法蓝和法翠就是仿山西珐花的蓝色和绿色的两个釉色名称。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安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珐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安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