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马利诺夫斯基,B.K.

[拼音]:Malinuofusiji

[外文]:Bronis▍aw Kaspar Malinowski (1884~1942)

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早年在波兰苏皮斯王公立学校和克拉科夫大学就学。1908年以全奥地利较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后到莱比锡奥斯特瓦尔德理化实验室从事研究,受到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影响。他在英国人类学家J.G.弗雷泽的《金枝》启发下,开始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4年,在英国博物馆和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同年,他跟随到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去的蒙德人类学考察队进行实地调查。1924年,任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1927年任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教授。1928年任波兰科学院院士。1932年担任研究人口问题的意大利委员会通讯委员。1933年任荷兰科学研究皇家学院的院士。1936年任新西兰皇家学会的荣誉会员。1936年代表伦敦大学和波兰学院去美国参加哈佛大学一百周年纪念,被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直到逝世。

1922年,马利诺夫斯基发表了民族学调查专刊《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在此专刊中,他首次运用功能主义的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会和文化,并在其他论文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见功能学派)。他的《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中译本名为《文化论》)一书是他的功能主义理论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关于实地调查的方 ,对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美国吸引了许多追随者。他和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起创立了英国功能学派。他在20年代和30年代培养出来的学生,后来大多数成了西方有名望的人类学家。他去世后,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利诺夫斯基奖”。

马利诺夫斯基在学术观点上对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和历史学派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物质器具和社会思想只有在具有满足人类的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存留和传播,若失去这种功能,便会在历史上消失。原始文化,例如宗教和巫术,对原始居民具有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原始的氏族和部落机构,适应原始居民生活实际。因此他建议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保持原始居民机构的政策,通过原始居民的首领对原始居民实行长期统治。

马利诺夫斯基的主要著作还有:《野蛮社会的犯罪和 俗》(1926)、《西北美拉尼西亚的野蛮人 》(1929)、《自由和文明》(1944)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胜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利诺夫斯基,B.K.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胜;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767.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