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银行资本

[拼音]:yinhang ziben

[外文]:banking capital

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获取银行利润的资本,包括银行家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

银行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最初,货币经营业主要是从事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各种技术性业务,如汇兑、保管、收付现金、结算等。随着资本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在货币经营业者手中聚集了大量货币,并吸收职能资本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用来进行贷放活动,从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的差额中,获得相当于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这样,货币经营业便发展为银行业,货币资本的借贷便发展为银行信用,货币经营资本便逐渐发展为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往往表现为货币资本,但与职能资本形态上的货币资本不同,它是在生息资本意义上的货币资本。

银行资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现金(金银或银行券);一部分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商业证券,即汇票,它们是流动的,按时到期的,它们的贴现成了银行的一种基本业务;一是公共有价证券,如国债券、国库券、股票等,它们是各种有息的证券。以上这些资本,如果从所有权来看,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家投入的自有资本;一部分则是银行的营业资本,即通过吸收存款得到的借入资本,它在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于银行家的自有资本。银行的借入资本来自多种渠道;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作为准备金保存的或在支付中得到的货币资本,货币资本家的存款,食利阶层为了获取利息而存入的存款,以及用各种存款方式吸收的不同阶层的货币积蓄和暂时不用的货币,等等。

银行资本的大部分不是现实资本,而是虚拟资本。因为其中的大部分是由债权(汇票)、国家证券(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构成的,它们自身并无任何价值,只是对现金的支取凭证而已。保存在银行资本家手中的证券,即使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如国家证券),或者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如股票),也跟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的资本不同,它们并非现实的社会财富。此外,这种虚拟的银行资本,大部分并不是代表银行自身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存入银行的资本。

银行资本在资本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吸收了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各阶层的货币积蓄,进行资金的再分配,使职能资本家能够获得贷款,扩大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规模,并加速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它为职能资本家提供了转帐、结算等支付业务,并提供了信用货币,从而节省了流通费用,缩短了流通时间,加速了再生产过程;它还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形成和资本的集中,使生产更加社会化了。银行资本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极少数剥削者和投机家手中,并且造成了虚假需求,加剧了生产的无 状态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从而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

当资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引起了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银行资本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还形成了跨国银行和金融公司,大大加强了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

参考文章

海外其他银行监管当局如何处理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资本工具?银行业务

什么是银监会所倡导的审慎银行资本监管思路?银行业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健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银行资本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健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21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