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临淄齐城遗址

[拼音]:Linzi Qi Cheng yizhi

西周至战国的齐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淄县城周围。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邱,至七世献公元年(公元前859)始都临淄,直到齐亡均都此。西汉前期和东汉时,诸侯王齐王也以此为都。据《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宣王时临淄有七万户、二十一万男子,是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城市。1926年日本人在此作过调查。1964年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先后对全城作了钻探和小规模发掘。1961年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布局

城市建于淄河西岸,由大、小两城组成。残存的两城城墙主要属战国时期。小城是宫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分嵌入大城西南角的高地上,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2.2公里左右,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墙墙基一般宽20~30余米。有南门2和东、西、北门各1,门道宽8.2~20.5米, 城门外口两侧土墙往往凸出,已具后代瓮城雏形。城墙外有宽13~25米的城壕,西壕北端与泥河源头相接。大城是官吏和百姓的居住、活动区,东西约4公里,南北约4.5公里,平面亦略呈长方形,东墙因沿淄河而筑,故曲折不整齐。 南、北墙外有宽25~30米、深3米以上的城壕,东、西墙外则借淄河和泥河为壕。已探出东、西门各1,南北门各2,加上小城城门共11座,但据记载城门为13座,估计还有东门2,已被淄河冲毁。城内有全城性的排水系统,小城和大城均发现有排水道,在大城西北隅城墙处,有用大石块垒砌出的涵洞。在小城内探出3条街道,大城内探出7条,皆与城门相接。把大城分切成十多个棋盘格式的区域。

重要遗迹

城内遗存主要是战国和汉代的,西周和春秋时的遗迹较少。小城北部分布有大片夯土基址,是主要的宫殿区,其中心建筑为一高14米、南北长86米的平面呈椭圆形的夯土台基,今称“桓公台”,是全城制高点。桓公台周围的宫殿基址有两层,下层属战国,上层属西汉。小城以西的大片地段约为园囿区,城西约1.5公里处有歇马台,城西北约9公里处有梧台等战国时的离宫别馆基址。在大城南部今刘家寨一带,曾出土大量汉初的官府封泥,知为当时的官署所在地,推测战国时代官署也在此。大城东北部和中部及偏西处有许多铁器、铜器、骨器作坊遗址,是主要的手工业区。商业活动区的“市”当靠近这些地方。此外,小城内的东、西部亦有铁器作坊遗址,南部有铸铜器和“齐法化”刀币的遗址,它们都是直属中央官府的手工业遗存。

大城内曾发现两处春秋墓地。一处在东北隅的河崖头一带,已探出大、中型墓20多座,在其中一座石椁大墓外围的殉马坑中,发现殉马145匹,当是姜齐的“公墓”之地。另一处在南部的刘家寨、邵院村一带,多为积石、积蚌壳的中型墓。田氏代齐后,田齐的陵墓区迁到城南10公里左右的牛山一带,《水经注·淄水》中所记之战国中期威、宣、湣、襄四王的“四豪冢”,今犹存高大的封土堆。自牛山至齐故城间的大片地段,又有多处东周墓地,当是《周礼》中的所谓“国民族葬”的“邦墓”之地。

遗物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铜器、瓦当等。齐国陶器主要是灰陶,战国时器身常带戳印的陶文,其内容往往前为纪年,后为制器者的居住地名和人名,有的则是器名。出土的战国瓦当几乎都是半瓦当,多数为素面,少数有树木双兽纹和树木卷云纹,以后者为多,偶尔见有“天齐”文字半瓦当和兽面纹、卷云纹瓦当,之后一种可能是受洛阳一带影响而产生的。从出土的遗物及货币看,在同时期的列国诸文化中,齐文化与燕文化比较接近。

参考书目

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文物》1972年5期。

侯仁之:淄博市主要城镇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智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临淄齐城遗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智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19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