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心理与运动训练

[拼音]:xinli yu yundong xunlian

运动知识是以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运动表象是指在人们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等方面的特点,例如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力量、幅度、方向和速度等。运动表象是视觉、动觉相互结合的综合表象。动作概念反映的是完成动作所必须遵循的规律。运动知识的这两种形式,是紧密联系和互相结合着的。

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即分为运动表象的建立阶段和运动表象的明晰阶段。在建立阶段,其过程是由轮廓式的视觉表象向空间、时间和力量等成分不断充实和发展,而后成为概括的运动表象。在明晰阶段,表象的细节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可以认为,在掌握动作时,运动表象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头脑中:一种是概括的表象,它包括动作的基本因素,是练 的执行形象,初步形成动作技能时就是用这种表象指导行动的;另一种是细节的表象,它包括动作的各个细节所特有的因素,是在提高动作技能、分析与消除错误动作时指导行动的表象,可使每个动作的细节和表象不断得到明确。

运动员的动作概念,是在动作表象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对各种动作的特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复杂的思维过程而形成的,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理解的过程。

良好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良好竞技状态有下列心理特点:整个意识活动得到改善,运动反应速度加快;知觉过程迅速、精确而有效;专门化知觉(如“水感”、“球感”、“距离感”、“时间感”)达到了最敏锐的程度;注意的范围扩大,注意的分配、集中和转移的能力提高;控制动作的能力提高,能准确、协调、轻松、平稳而有节律地完成动作;情绪高涨,具有明显的振奋、增力的特点;能发挥出较大的意志努力,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必胜的信念。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实践证明,人的运动潜力在于体力、技术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运动员在从事训练和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发展或发挥得不好,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好,也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尤其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竞赛中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起,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亦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心理与运动训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亦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06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