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ong Xiling
资产阶级政治家,北洋 。字秉三。湖南凤凰县人。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继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受梁先生、唐才常的影响,主张维新立宪。1897年与 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 ;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1898年戊戌失败,熊遭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乃至赵尔巽继任湖南巡抚,对熊备加提携;赵升东三省总督,任熊为屯垦局总办。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 时,熊经赵尔巽之推荐出任参赞,返国后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其时有理财能手之称。在立宪运动中,熊沟通于清 大员袁世凯、端方、赵尔巽和立宪派首领梁先生等人之间,冀图以立宪消弭革命。 起,12月熊由奉赴沪,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民国联合会。1912年4月任唐绍仪内阁 长,7月辞职,旋任热河都统,次年被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袁世凯 二次革命后拉拢进步d人组阁,熊任北洋“第一流人才内阁” 兼财政总长。在袁的 统治下,熊曾附署解散 、解散国会等命令,“人才内阁”终难有所作为。1914年2月,袁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以涉嫌被迫辞职,旋受命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
熊宦途受挫后,乃转向慈善和教育事业。1917年8月京兆各县水灾,他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赈济饥乏,复创办慈幼局,收养难童。1918年在北京香山静宜园成立香山慈幼院,以培育人才。1928年熊任国民 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动员家人和香山慈幼院的师生投身救国抗日活动。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起,熊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1937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斌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熊希龄(1870~1937)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斌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