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目录学发微

[拼音]:Muluxue Fawei

我国目录学理论著作。余嘉锡著。 该书原是作者1932~1948年在北京各大学讲授目录学的讲义,流传颇广。1963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书中系统阐述了目录学的意义、功用、源流以及目录体例和分类沿革。作者认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实际上起到了学术史的作用,其核心为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应能叙述学术源流,进行学术考辨,给初学者指引读书治学的门径。关于目录体例,他认为目录应由篇目、叙录、小序3部分构成,篇目用以考一书之源流,叙录用以考一人之源流,小序用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齐备,目录的价值则高;宋代以后的目录兼载图书版本,抄录序跋,价值更大。关于图书分类,他认为古今学有绝续、体有因创、书有增损,需打破四部书目分类体系的藩篱,增设新的门类。藏书目录不论采取何种编排方法,都应以便于查检为目的,读书目录则应分科编制,记录存佚,既记录书名、作者、卷部、版本等,又撰写介绍作者生平、图书内容和评论得失的提要,起到学术史的作用。该书对我国传统目录学进行全面总结,继承刘向、郑樵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我国现代目录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目录学发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209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