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edachenglun
[外文]:Mahāyāna-sa╮uparigraha宺āstra
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著撰。梵文原本已佚。我国先后有三种汉译:即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3卷。此外,还有藏译一种。玄奘译本与藏译本十分接近。影响大、流行广的是真谛和玄奘的译本。
《摄论》与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的关系极为密切,此经已佚,且未传入我国。据玄奘的《摄论》译本称,此论系解释此经中的《摄大乘品》的,但佛陀扇多、真谛和藏译都说《摄论》是解释全经的。此论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瑜伽行派的学说,其中尤以对成立唯识的理由、三性说以及阿赖耶识等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论述,并强调它和小乘佛教以及其他大乘学派的不同,从而奠定了大乘瑜伽行派的理论基础。依据真谛译本,具体内容是:
(1)依止胜相品(内分众名、相、引证、差别四品),阐述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有的本源;
(2)应知胜相品,着重解释三性;
(3)应知入胜相品,强调多闻,熏 相续,增植善根,以便悟入胜相;
(4)入因果胜相品,论述六波罗蜜;
(5)入因果修差别性相品,论述十种菩萨地,即菩萨修行的十种阶位;
(6)依戒学胜相品,论述三种戒;
(7)依心学胜相品,论述依心学六种差别;
(8)依慧学胜相品,论述无分别智差别及应离五种相;
(9)学果寂灭胜相品,论述六转依;
(10)智差别胜相品,论述佛的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摄论》一出,当时在印度就受到重视。世亲、无性先后撰《摄大乘论释》以发挥《摄论》的思想。我国自真谛译出此论及世亲的《摄大乘论译》12卷后,研 者日多,传播益广。真谛殁后,门下虽分居异地,但仍承其遗教,传播《摄论》。法泰初讲《摄论》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门下靖嵩弘扬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曹毗传讲于江都(今江苏扬州)。道尼传论于九江,入隋,又讲学于长安,传承颇盛。僧宗、慧旷宣讲于庐山。影响所及,北方昙迁,亦随之专研《摄论》。隋文帝于开皇(581~600)间邀昙迁讲学于长安,慧远亦“横经禀义”,于是研 《摄论》蔚然成风。以后玄奘重译《摄论》,文字、义理皆趋完备。
注疏有真谛《摄论义疏》8卷,慧恺《摄论疏》25卷,道基《摄大乘义章》8卷(仅存残本),昙迁《摄论疏》10卷,辨相《摄论疏》7卷,灵润《摄论义疏》13卷,法常《摄论义疏》16卷及《摄论略章》4卷,智俨《无性摄论释疏》4卷,窥基《摄论钞》10卷,廓法师《摄论疏》11卷,神泰《摄论疏》10卷,毗跋罗《摄论疏》7卷,玄范《摄论疏》7卷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仲筱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摄大乘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仲筱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