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劳动统计

[拼音]:laodong tongji

[外文]:labour statistics

有关劳动力资源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和再生产条件的统计。它为研究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使用、挖掘劳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数据。其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资源(简称劳动资源)及其分配统计。了解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数及其社会构成、民族构成、城乡构成和地区构成,计算劳动资源利用率。

(2)社会劳动者及其分配使用统计。社会劳动者即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的人员,又称在业人员。它主要统计在业人员人数及其行业和职业构成。

(3)劳动时间利用统计。主要计算工人的出勤率和出勤时间利用率等指标,分析劳动时间利用的情况。

(4)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是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则是逆指标。我国计算社会劳动生产率,通常是用物质生产部门平均每一劳动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值或净产值(国民收入)表示。

(5)劳动保护统计。指对职工伤亡事故的规模、性质、原因以及职业病情况的统计。

(6)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费用统计。即对职工工资总额及其构成、劳保福利费用及其构成的统计。

(7)劳动竞赛统计。

(8)社会劳动者生活水平统计。即对劳动者的家庭人口、就业状况、货币收支、消费构成和居住条件等的统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劳动统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1928.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