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汲冢竹书

[拼音]:Jizhong Zhushu

我国历史上早一次大批出土的战国时代简牍资料。西晋咸宁五年(279)汲郡(今河南汲县)一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了一座战国晚期的魏王墓,获得写在竹简上的各种书籍数十车。这些简书被后人称为“汲冢书”或“汲冢竹书”。

由于盗墓人曾燃烧竹简用以照明取宝,不少竹书被烧毁,还有许多被拆散折断,使所书古籍遭到严重破坏。太康初,汲冢竹书为官府收得,晋武帝令秘书监负责整理,“校缀次第,寻考指归”,并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把竹简上的“科斗文” (即“古文”──战国时三晋使用的文字 )过录转写下来。经过苟勗、束皙、卫恒、王庭坚、和峤、王接等学者的整理和考证研究,得到古书凡75篇。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计有:

《纪年》13篇。大约为魏国的史书,上记三皇五帝及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等三代史事,下记晋史,用晋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纪年,直至魏“今王二十年”。大略与《春秋》相应,但也有不少史事与《春秋》所记不同。《易经》 2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 2篇。与《周易》略同。但卦辞不同。或为《连山》、《归藏》之类。《卦下易经》1篇。类似《周易》中的 《说卦》。《公孙段》 2篇。记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国语》3 篇。记晋、楚之事。《国名》 3篇。有些内容与《礼记》相似。又有些与《尔雅》、《论语》相似。《师春》1篇。集解《左传》卜筮之事。“师春”可能是著书人的姓名。《琐语》11篇。是各国占梦、卜妖怪吉凶书及相书。《梁丘藏》 1篇。先叙魏国的世系,次记丘藏金玉之事。《缴书》 2篇。论弋射之事。《生封》1篇。记帝王所封之地。《大历》2篇。与邹衍论说天文的著述相似。《穆天子传》 5篇。记周穆王巡游四海,见帝台、西王母的经历。

《图诗》 1篇,图画配赞诗。又有杂书19篇,包括《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 盛姬死事》等。另有 7篇严重残损,已无法识别篇题内容。

汲冢竹书史称“漆书”,实为好墨写成。《穆天子传》一书,简长为晋古尺二尺四寸(约合今55厘米),一简写40字,用素色丝绳将竹简编联成册。其他各书形制情况不明。据考,《纪年》之“今王二十年”是魏襄王二十年(299)。因此,该墓墓主应是魏襄王。竹书也应是同时的文物。

汲冢竹书在南北朝时即逐渐散失。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部《穆天子传》。传世的另有一部后人重编的《竹书纪年》(今本),并非汲冢竹书《纪年》的本来面目,编定的时间约在南宋以前,此书虽不可全信,但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清代学者朱右曾及近人王国维曾分别搜辑考订古文献中引用的原本《竹书纪年》佚文,重编《古本竹书纪年》,今人范祥雍、方诗铭等先后又做过辑校补订工作。

此外,对现存的《逸周书》是否为汲冢竹书还存在争议。《隋书·经籍志》著录谓《周书》十卷,“汲冢书,似仲尼删书之余”;《太平御览》卷首引书目作《汲冢周书》。宋丁黼、明杨慎已有考辨,认为《汉志》已有《周书》,汲冢竹书“杂书十九篇”中的《周书》非此《周书》。《四库全书总目》说,这是梁代任昉、刘显弄错的,《隋志》误采。又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汲冢师春》一卷,并谓此书“首叙周及诸国世系,又论分野、律吕为图,又杂录谥法、卦变”,认为已非汲冢原书。原书今已佚。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邈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汲冢竹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邈;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154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