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iben yinyue
[外文]:music of Japan
包括日本的传统音乐与采用外来音乐体裁创作的日本近现代音乐。后者被称为“洋乐”,从体裁上来说,它成为当代日本音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古代音乐5~9世纪日本人早已固有自已的音乐文化。虽然早期的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音乐未传下来,但根据考古资料和8世纪编纂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文献记载,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古代和琴张 5弦比 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为圆筒形。铃有金属制、陶制和木制。铃在当时既作为乐器,也作为装饰品使用。铎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铜铎的形状与我国的钟、铎不同。乐器的基本种类在古代日本已经齐全。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又称嬥歌)以及巫女的音乐舞蹈。
日本与国外的音乐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与亚欧大陆文化的交流主要通过 和我国进行。公元前已输入青铜器,并出现铜铎。5世纪后半叶~7世纪从 半岛传入日本的新罗乐、百济乐、高句丽乐,在日本称为“三韩乐”。7世纪初,为振兴佛教,圣德太子鼓励引进大陆音乐,让百济的味摩之定居大和的樱井,向日本少年(真野首徒弟、新汉斋文等人)传授伎乐。伎乐又称吴乐,所用的伴奏乐器有横笛、腰鼓(又名吴鼓)和铜钹。在7~8世纪,我国隋唐时代的音乐传入日本。701年,据《大宝律令》,在治部省管下设置雅乐寮,掌管称为和乐的日本传统乐舞以及外来的音乐舞蹈。752年在东大寺举行的大佛开光典礼上,由雅乐寮和各寺院的数百名乐人、舞人表演日本传统的乐舞以及三韩乐、唐乐、散乐、林邑乐、度罗乐等。这说明日本已开始出现了职业音乐家。
9世纪以后日本对过去的音乐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把多种外来音乐粗分为以唐乐为中心的左方和以高丽乐为中心的右方两大类,并按照不同的体裁创作有日本特点的新曲。同时,传统的久米歌、东游等和乐,也因受外来音乐的影响而开始有所变化。同时,对于乐器和音体系等也从理论上进行了整理。从这时起,先后出现了“催马乐”、“朗咏”、“今样歌”等新的声乐体裁。
跟佛教一起传入日本而被称为“声明”的声乐曲,是佛教的经典音乐。印度的佛教音乐是经我国陆续传入日本的。从 9世纪前半叶起相继出现天台宗声明和真言宗声明。日本的声明种类颇多,其中说唱类的讲式和依据纯粹的日文咏唱的和赞等,对后来各种说唱音乐体裁的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如讲式对平曲的形成影响颇大;与梵赞、汉赞相对而命名的和赞,是在消化外来宗教音乐并使其日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曲调具有明显的日本特点。
13~17世纪上半叶13世纪,日本的 从贵族阶级转到武士领主集团,从此雅乐趋向衰落。这时兴起了盲人用琵琶弹唱长篇叙事诗《平家物语》的平曲,以及载歌载舞并带有杂技、哑剧成分的田乐能。14世纪后期,从我国输入的散乐已演变成为日本传统的综合艺术体裁能乐。观阿弥汲取田乐能、曲舞的要素而增强了能乐的歌舞性;他的儿子世阿弥则使能乐变得更加精练。到17世纪江户时代,能乐成为幕府的礼乐而定型化。能乐由3部分构成,即:担任演技、舞蹈、谣曲的立方,只担任齐唱的地谣,担任演奏乐器的杂子方。唱地谣的人数一般是8人或10人。杂子方的乐器演奏者,又分为笛方、小鼓方、大鼓方和太鼓方。声乐部分所用的主要乐器是小鼓和大鼓,器乐部分用称为能管的笛领奏。打击乐器演奏者在音乐进展过程中兼发ya、ha、yiya、yoyi等吆喝声。
17世纪下半叶~19世纪16世纪60年代,三味线经琉球传入日本,成为17~19世纪前半叶江户时代日本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这时期的民族乐器尚有胡弓琴、尺八、一弦琴、二弦琴以及一直在雅乐、能乐中使用的乐器。其中包括在7、8世纪先后从我国传入的筝和琵琶,这时它们的形制已有所改革,其演奏方法也有很大改变。这时期大部分的传统音乐为三味线音乐,此外主要的尚有筝曲和尺八乐。
三味线音乐,几乎都是以三味线为伴奏的声乐曲。16世纪末,三味线取代琵琶而与说唱音乐净琉璃相结合,随后这种净琉璃又与木偶戏结合而成为剧场音乐木偶净琉璃,接着又出现与歌舞伎相结合的净琉璃和长呗。华丽多彩的长呗,在17世纪中叶以后是作为江户歌舞伎的舞蹈音乐发展起来的。19世纪初期还产生了多种脱离歌舞伎的长呗,如厅堂长呗等。木偶净琉璃中最有代表性而流传至今的有竹本义大夫创始的义太夫调。歌舞伎净琉璃最早有从厅堂净琉璃移入的京都的一中调,江户的半太夫调。后来从一中调派生出来的丰后调曾风靡一时,1739年却以有伤风化为理由而被 取缔。丰后调后来派生出常盘津调、富本调、清元调。三味线音乐分为叙咏类和歌唱类两大系统。上述的各种净琉璃属于叙咏类,属于此类的尚有说经、祭文、浪曲等。属于歌唱类的,除长呗外,尚有地歌以及出现在江户时代后期的、带有三味线歌曲小品性质的端呗、歌泽调、小曲等。17世纪,八桥检校奠定了今日的筝曲的基础。他擅长于演奏三味线和胡弓琴,曾经跟筑紫流筝曲的集大成者贤顺的徒弟法水学弹筝曲。后来他将其修订、增补而改编成筝伴奏的歌曲“筝组歌”13套与筝独奏曲“分段曲”3首;同时还确定了采用带半音的五声性都节调式的定弦法,称为“平调子”。筝曲的主要流派除八桥派外,尚有1695年在关西地区出现的生田派,以及18世纪后半叶在关东地区出现的山田派。19世纪30年代以后,演奏家们冲破筝必须与三味线同奏的陈规,产生了筝独奏的表演形式。这时宗教对音乐依然有影响,例如继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出现的普化尺八,在江户时代被认为是法器而禁止一般人演奏,仅为僧人专用。但是总的说来,当时与宗教的关系已经不如以前密切,而世俗音乐已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作为市民娱乐场所的“曲艺场”遍及全国,在那里常常表演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俗曲。
日本传统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数跟戏剧等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如谣曲是综合艺术能乐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元调均系歌舞伎音乐等。各种声乐曲也可分为歌唱类、叙咏类两大部分,后者居多,且有了很大发展。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传统音乐体裁,在明治时代(1868~1912)以前常和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阶层乃至地区相联系,如民歌与农民,雅乐与贵族,声明与佛教,能乐与武士阶层,义太夫调与大阪的市民,丰后调、长呗与江户的市民,地歌、筝曲与富裕的阶层等。这些音乐各自有其固定的程式和风格。其音阶和调式多用无半音或有半音的五声性调式;前者有民谣调式、律调式;后者有都节调式、琉球调式。到近代以后还形成了相当于五声大调式的去四七大调式与又一种称为去四七小调式的有半音的五声性调式(见下例)。
注:前 4种为日本音乐的基本调式。谱例中符头白的音符; 为调式中的核心音。
节奏方面分为固定节拍的节奏(基本上是二拍子)和散板节奏。演唱、演奏方法上有其独特性,并且重视音色的细微变化。
日本的近现代音乐1868年,日本进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音乐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日本急速汲取欧美音乐文化,从而形成延续至今的“邦乐”(传统音乐)与“洋乐”并存的局面。这时期的传统音乐变化很大。1871年废止盲人职业组织“当道”和查禁普化宗,使筝曲、尺八乐得以普及。源于盲僧琵琶的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先后从九州地区进入东京并流布全国。受到新 支持的宫廷雅乐,逐渐恢复元气,并扩大其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由宫城道雄等人发起的采用日本传统乐器,借鉴西欧古典音乐作曲技法来创作新曲的“新日本音乐运动”,使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创作的筝与尺八二重奏曲《春之海》(1929)获得了巨大成功。宫城道雄创制的十七弦筝,是当时传统乐器改革的一大收获。50年代中期以来,作曲家们致力于采用传统乐器创作现代邦乐。其中三木稔对发展日本的器乐体裁,使日本传统音乐具有现代气息和生命力作出了贡献。影响较大的邦乐演奏团体,有三木稔和长泽胜俊主持的日本音乐集团,由尺八演奏家北原篁山等人组成的邦乐四人会等。他们的音乐实践给邦乐界带来了新风,并为填平邦乐与洋乐之间的鸿沟创造了条件。
明治时期最早传入日本的欧美音乐是军乐。1872年,日本 开始引进欧美音乐教育制度,规定在中小学设立音乐课程;1879年10月成立文部省音乐调研所(后称东京音乐学校,现名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由东京师范学校校长伊泽修二兼管。从此音乐师资的培养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选工作走上轨道,专业音乐教育也初具规模。以著名作曲家泷廉太郎创作的学堂歌曲《花》(1900)、《荒城之月》(1901)为标志,20世纪初日本音乐创作已结出第一批成果。1912年以前的日本音乐创作几乎都是歌曲。到大正时期(1912~1926),山田耕筰最早创作大型乐队编制的管弦乐曲《曼荼罗之花》(1913)等。从20年代起,独唱歌曲、合唱曲、器乐独奏曲、交响音乐等外来音乐体裁的创作,逐渐在日本音乐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日本广播协会(简称NHK)交响乐团的前身新交响乐团,从1927年2月开始公演。同年创办的国民音乐协会举办合唱比赛,推动了全国的业余音乐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共有270个团体加入该协会,全国的管乐团共有3800个。当时已知名的作曲家有在专业音乐教育方面桃李满天下的诸井三郎和池内友次郎,自学成才而重视民族特征的箕作秋吉、清濑保二、松平赖则、早坂文雄、伊福部昭以及菅原明朗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军国主义统治下,正常的音乐活动受到摧残。从1938年起外国音乐家在日本的演出活动中断,1940年各种音乐团体被勒令解散。到大战后期,演奏团体、音乐学校、乐器工厂、唱片公司等音乐机构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
从50 年代起,战后的日本音乐文化在创作、演奏、鉴赏、音乐教育、音乐研究及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战后涌现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新人。团伊玖磨的民族歌剧《夕鹤》,芥川也寸志的《弦乐三章》,黛敏郎的《涅槃交响曲》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杰作。积极吸取欧美现代作曲技法的作曲家除黛敏郎外,还有日本最早采用十二音体系的入野义朗、柴田南雄、诸井诚、汤线让二、一柳慧、高桥悠治等。运用日本民歌素材,作有《合唱作品第一首》等名作而被称为“日本的巴托克”的间宫芳生;在国际乐坛上,以《十一月的阶梯》等乐曲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满彻以及松村祯三、三木稔、石井真木等,都在探索作品的民族气质、创建非西欧式的音乐等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池内友次郎门下的矢代秋雄、三善晃、野田晖行、池边晋一郎,长谷川良夫门下的南弘明、三枝成章等,都是60年代后崭露头角的个性鲜明的作曲家。总之,国际乐坛上各种创作倾向,都被日本乐坛吸收,在日本作曲界都有着明显的反映。
1946年以后,日本音乐界先后成立了日本现代音乐协会、日本音乐家俱乐部、日本演奏联盟、音乐撰稿人协议会,日本作曲家协议会等行业组织,以维护音乐家的权益和保障各项音乐活动的开展。东京已拥有10多个专业交响乐团,海外各种音乐表演团体川流不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鉴赏机会。东京音乐和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和桐朋学园大学音乐学部等全国60个设有音乐系的大专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音乐人才,对提高日本演奏家的国际水平,普及社会音乐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承福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日本音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承福;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