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四世(德语:Heinrich IV,1050年11月11日—1106年8月7日)或译亨利四世,法兰克尼亚王朝的第三位罗马人民的国王(1056年10月5日—1105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84年—1106年8月7日在位)。
他也是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公爵(称海因里希八世,1055年起)。亨利四世在他的统治末期(1103年)曾首次颁布“上帝和平”,禁止诸侯私战。他不是这个王朝强大的君主,但却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位。他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之间围绕主教叙任权展开的激烈的叙任权斗争,一直是历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人物生平亨利四世是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三世的长子,母为普瓦图的阿格尼丝。他的父亲海因里希三世为了确保他能继承王位,召集诸侯提前选举还是个幼儿的亨利四世为自己的继承人。1054年7月17日,年仅四岁的亨利四世在帝国首都亚琛由科隆大主教赫尔曼二世加冕为国王。1055年,他又在父亲的授意下当选为巴伐利亚公爵。当海因里希三世于1056年意外地去世时,亨利四世年仅六岁。他的寡母普瓦图的阿格尼丝为他摄政。
1062年,科隆大主教安诺二世劫持了年幼的亨利四世,胁迫阿格尼丝太后交出权力。安诺成为帝国的摄政后,窃取了王室领地的公爵们势力强大起来。安诺并在1065年强迫亨利四世与萨伏伊伯爵奥托一世之女伯莎(都灵的)结婚。
亨利四世在1069年公开提出要与伯莎离婚,未获教皇允准。这一切都使亨利四世更加仇视安诺。1070年,与亨利四世关系紧密的不来梅大主教阿德尔伯特取代了安诺的位置。亨利四世致力于在帝国境内加强皇帝的权力。然而,实际情况是,德意志诸侯们势力强大且不愿服从任何一位君主,教会则在罗马教廷发起的克吕尼改革中变得越来越有独立性。
1073年,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年届五旬的希尔德布兰德,成为众望所归的教皇候选人,并在枢机主教的一致拥护下成为新任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刚一登基,便颁布了著名的《教皇训令》(Dictatus papae),该训令的宗旨是教皇永无谬误,其中“他可以罢免皇帝”一条使得世俗与宗教权力的界限被打破,亨利四世与教会的冲突表面化。亨利四世巩固国王在萨克森权力的措施(修建城堡,派遣王室卫队驻扎)引起1073年—1075年的萨克森叛乱,他不能冒险同时与这两者对抗,在叛乱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并承诺支持教会的改革。
1075年六月,亨利四世在战场上击溃了萨克森人的反抗。1075年底,格里高利七世警告亨利四世不要干预米兰总主教职位的确定和授职,否则将受到逐出教会的惩罚。亨利四世坚持要控制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所有主教的叙任权,并拒绝让得到教皇支持的米兰总主教就职,为此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生激烈冲突。格里高利七世,长期以来是教会改革的中心人物,决心使教皇的权力凌驾于世俗统治者之上。这就爆发了一场形式为授职权之争的皇帝和教皇之间的公开冲突。
1076年1月24日,亨利四世召集26位德意志和北意大利的主教在沃尔姆斯(Worms)举行宗教会议,宣称格里高利七世是一个伪僧侣,宣布废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但是,响应亨利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众更对国王的行为深感不安。作为报复式的回应,格里高利七世于1076年2月22日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开除、废黜和放逐亨利四世。被绝罚者不在一年之内获得教皇的宽恕,他的臣民都要对他解除效忠宣誓。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海因里希四世的简介和人物生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