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南堂

[拼音]:Nantang

我国现存历史久的天主教堂。位于北京宣武门内。始建于明代。原名宣武门天主堂。明末清初,东安门外之东堂,蚕市口之北堂(后迁西什库)相继落成后,始称南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始在宣武门内兴建寓所并设置经堂。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叶向高、曹予汴等人常来此与利玛窦切磋学问。三十八年,另建小教堂供 礼拜。清顺治七年(1650)因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修历法有功,清廷赐金1000两,在此鸠工建造大堂,两年后竣工。汤若望立碑记其事。康熙三年(1664),汤被杨光先参劾下狱,教堂一度被毁。汤案 后,康熙于四十二年赐库银10万两,饬令重建大堂。乾隆四十年(1775)教堂毁于火灾,清廷又赐库银1万两,饬工部重建。道光十八年(1838)在京的之后一名葡萄牙传教士毕学源去世,生前将堂产契据交北京之俄国东正教会代管。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由法国交涉归还天主教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毁于义和团运动。今之南堂建筑系用索取的巨额赔款,于光绪二十八年重建。我国成立后曾经多次修葺。现为我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见彩图)

参考文章

南堂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北京的南堂、北堂和北馆宗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晓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南堂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晓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092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