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天义报

[拼音]:Tianyi Bao

我国近代第一个无 主义刊物。由一些我国留日学生于1907年6月10日在日本东京创办。发起人是“女子复权会”的何震,实际由刘师培撰文并主编。该报为半月刊,共出19期。其中 8~10、11~12、13~14和16~19期均为合刊,之后一册出版于1908年3月底。

《天义报》自称以“破坏固有之社会,颠覆现今一切之 ,抵抗一切之强权,以实行人类完全之平等”为宗旨,为人类设计了一种没有阶级,没有 ,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的“人类均力”的无 社会,并把这种乌托邦说成是可以永远消灭矛盾,人人平等的天堂;反对同盟会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革命纲领,否定武装起义的革命手段,主张世界主义、无为而治和总同盟 ;崇尚俄国文学家L .托尔斯泰保持小农社会经济,反对代议制的主张;反对在我国发展资本的大工业和先进生产技术,认为我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实行放任政策,与资本社会比较起来,它更接近无 社会;宣扬女人解放,主张男女平等,但认为只有在无 主义实现后才能做到,反对女子做工和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甚至反对开办女学与提高女子的文化水平。该报对 主义作过一些介绍,第15期刊有《 党宣言》英文版序言,16~19期合刊中,载有《 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的译文,这是现存最早的介绍《 党宣言》的中文译文。刘师培在《〈 党宣言〉序》一文中,说明了译刊的用意是要使人们理解 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该报还刊载过F.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 2章的几段译文。该报对农民问题比较重视,发表了不少关于我国农民疾苦情况的调查报告,主张成立“农民疾苦调查会”,呼吁各省赞同“平 义”的志士调查农民疾苦,以申讨官吏富豪之罪。这些介绍和调查在客观上有助于 主义的传播和资产阶级 革命的进行,但其出发点则是为无 主义政治主张服务的。该报在留日我国学生中有较大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锐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天义报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锐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0349.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