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院。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
他是历史上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认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轴上自转,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沿圆周运转。这是古代最早的朴素日心说思想。
阿利斯塔克个人贡献阿利斯塔克开创了太阳、月亮与地球距离之比以及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大小之比的测量,在留存至今的著作《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中,求得日地距离为月地距离的18-20倍,太阳直径为月球直径的18-20倍以及为地球直径的6-7倍。尽管这些结果与实际值相差甚远,但他是第一个认识到太阳远比地球大得多的人。
他很可能因此逻辑地推论大的东西不能绕小的东西转动,从而提出了古代的日心说:恒星和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行星在以太阳为中心的不同圆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还每天绕轴自转一周。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古代的哥白尼”。这种方法应用了一千多年。他还提出过一种方法,测定月食时月球视直径和地影直径的比例,以确定月地距离。这个方法后为喜帕恰斯所采用。此外,他还开创了三角计算,导出了不等式。
阿利斯塔克所著《论日月大小和距离》一书流传至今。在这一著作中,他应用几何学知识在科学史上第一次试图测量日、月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他设想在上、下弦,即月半圆时,日、月和地球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日、月和地球距离的角距,就可以测算太阳和月亮的相对距离。他根据测得的角度87°,算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月亮与地球距离的19倍。
他又根据日食情况,推得太阳直径是月球直径的19倍。他在月食时又计算了地球影子的宽度,得出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部。阿利斯塔克认为,如果假设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而恒星因为看上去不动而无限遥远,那么天体运动就非常容易理解。
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经阿基米德的介绍,当时曾有一定的影响,但遭到了宗教势力的反对。日心说思想在当时没有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对于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以及它们与地球间距离的测量工作,却始终有人进行着。为了进行上述的测量,首先要测量地球的大小。这项工作最早是由昔兰尼人埃拉托斯特尼进行的。尼西亚人希帕克也继承了阿利斯塔克的测量工作,他所测得的结果要精确得多,和现代计算结果已很相近。
理论缺陷日心地动之说,早在古希腊时代阿利斯塔克即已提出,他认为“恒星与太阳是不动的,地球沿一个圆周的周边绕太阳运动,太阳则在轨道的中心”。但是有几个问题他无法解释,首先是和人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常识相矛盾;其次如果地球运动,应该看到恒星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但是当时的天文观测精度还不能发现这个变化。
于是就出现了两条重大反对理由-甚至是以后的哥白尼也未能驳倒的两条反对理由。第一条,是观测不到恒星的周年误差。这确实是事实,但要驳倒这条反对理由,只有将恒星周年误差观测出来,而这要到十九世纪才由贝塞尔办到。第二条反对理由用来反对地球自转,认为如果地球自转,则垂直上抛物体的落地点应该偏西,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也要等到十七世纪伽利略阐明相对性原理以及有了速度的向量合成之后才被驳倒。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利斯塔克的简介和个人贡献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