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苏联1936年

[拼音]:sulian 1936 nian xianfa

[外文]:Конститудия СССР, 1936

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主义共和国联盟 》。包括13章,146条。 对社会结构,国家结构,苏联较高国家权力机关,加盟共和国较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国家管理机关,加盟共和国国家管理机关,自治共和国较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和检察院,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选举制度,国徽、国旗、首都和 修改程序等,分别作了规定。

规定,苏联是工农主义国家。苏联的政治基础,是由于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 并建立无产阶级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由于消灭资本体系、废除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消灭人对人的剥削而确立的主义经济体系和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主义所有制。苏联的主义所有制有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制(全民财产);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所有制(各个集体农庄的和各个合作社的财产)。

苏联是由各平等的加盟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有全联盟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有全联盟的法律、国民经济和国籍。

苏联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为:苏联较高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较高苏维埃,自治共和国较高苏维埃,边疆区、州、自治州、市、区、村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较高苏维埃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每届任期4年,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休会期间,由其常设机构苏联较高苏维埃主任团行使其职权。苏联较高苏维埃主任团由主任 1人、副主任15人(即每一个加盟共和国1人)、主任团秘书1人和委员16人组成。

苏联各级国家管理机关为:苏联部长会议,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边疆区、州、自治州、市、区、村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由苏联较高苏维埃两院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对苏联较高苏维埃负责;在其闭会期间对较高苏维埃主任团负责。

苏联各级 为:苏联较高 ,加盟共和国较高 ,自治共和国较高 ,边疆区 ,州 ,自治州 ,市人民 ,区人民 。州以上各级 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市、区人民 由本市、区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苏 检察长由苏联较高苏维埃任命,其他各级检察长均由苏 检察长任命或批准任命。

斯大林在《关于苏联 草案》的报告中,认为苏联1936年 的基本特点是:

(1)它是已经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是已经取得的成就的总结,它是把事实上已经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登记下来,用立法程序固定下来。

(2)它的出发点是资本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这一事实,是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这一事实。

(3)它所依据的是,社会上已经不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社会是由工人和农民这两个互相友爱的阶级组成的,执政的是这两个劳动阶级,对社会的国家领导权(专政)属于工人阶级这个社会的先进阶级。

(4)它具有深刻的国际主义性质,它的出发点是一切民族和种族权利平等。

(5)它认为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决定每个公民在社会上的地位的,是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劳动。

(6)它不限于规定公民的形式权利,而把重点放在保障这些权利的问题上。该 已由1977年通过的 所取代(见苏联1977年 )。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苏联1936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85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