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价格扭曲

[拼音]:jiage niuqu

[外文]:price distortion

商品价格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的一种状态。

我国在经济改革前和改革中许多商品价格存在扭曲现象,主要有:

(1)粮食在1985年以前的相当长时期内,对城乡居民供应的统销价格大幅度低于统购价格;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制度,实行定购,并提高价格。在农村执行粮食统销价与定购价相同的价格,在城市为保证职工生活水平不下降,粮食统销价未动。因此,城市粮食价格既是“购销价格倒挂”,又是城乡价格倒挂。

(2)某些矿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以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低利微,有的甚至亏损;某些加工业制品的价格相对偏高,利润较为丰厚。

(3)1985年工业生产资料实行价格双轨制后,出现了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计划内价格低于价值、计划外价格高于价值的“双扭曲”。部分劳务收费亦有上述表现。

(4)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对照,我国农产品价格和不少工业原材料价格相对偏低,加工业制品价格明显偏高。

造成我国商品价格扭曲的原因既有政策、体制、历史等因素,又有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采用行政手段而忽视运用经济手段管理价格。某种商品价格一经制定,多年不变。价格长期扭曲,限制了价值规律作用的正常发挥,不利于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对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鸿波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价格扭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鸿波;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64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