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索罗金,P.A.

[拼音]:Suoluojin

[外文]:Pitirim Alexandrovitch Sorokin (1889~1968)

美国社会学家。1889年1月21日生于俄国。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 ,毕业后在该校任教,并创建了俄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十月革命后转道捷克斯洛伐克移居美国,1924~1930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30年在哈佛大学创办社会学系;1949年创立并主持哈佛大学“创造性利他主义研究中心”。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任。他知识广博,思路开阔,在文化、政治和社会分层的社会学方面论著颇丰,是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革命社会学》(1925)、《社会流动》(1927~1941)、《当代社会学理论》(1928)、《社会的和文化的动力学》(4卷,1937~1941)等。

索罗金十分重视研究意义、价值、规范和符号在认识社会文化实在中的作用,认为这些是社会制度整合的较高层次的基础;而两人和两人以上互动则是社会文化实在能够加以分析的较低层次。与A.孔德的文化及与之对应的社会历史呈线性进步运动的看法相左,索罗金认为历史阶段按其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性质,总是趋向于自身的不断重复,预见不到其发展的最终阶段。重复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其具体形式呈现多样性变化,是以广泛的、多样的文化主题为表现的。在《社会的和文化的动力学》中,他以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从一个历史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变化为依据,追溯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历史。他认为,一个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是由反映在文化创造力和其他人类行为领域中的基本潜在主题所决定的。社会结构也同样反映了主导的文化意识。他把社会关系分为家庭式的、契约式的和强迫式的三种,力图表明这些关系大体上与居主导地位的、概念的、空想的或感性的文化意识相关。据此,他研究了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认为这是一种感性文化的危机,也是与这种文化相联系的资本所具有的契约社会的危机。索罗金与孔德都强调文化或知识是理解社会实在的关键,但他强调所谓“整体论”的方法,反对实证主义把知识视为只能从经验材料中来的观点。他认为,经验材料只代表一种类型的真理,即感性的真理。真理还有理性的真理和靠信仰或直觉的真理。他主张社会学对社会实在的认识应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部分地通过感觉、部分地通过理性、部分地要依靠信仰或直觉才能加以把握。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星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索罗金,P.A.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星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233.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