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马其昶(1855~1930)

[拼音]:Ma Qichang

近代散文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自幼受桐城派家学熏陶,师事同里吴汝纶及武昌张裕钊,刻苦学 古文,颇为吴汝纶器重。数应乡试不第,长期教 乡里,研治群经,兼及子史,旁及佛典,声名日起。但他已淡于仕进,屡拒举荐。宣统二年(1910),清廷召纂《礼》经课本,逐入都,授学部主事,充京师大学堂教 。不久回皖,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民国三年(1914)再至北京,主持政法学堂教务,充袁世凯 参政院参政。因眷恋清室而反对袁世凯当皇帝,拒绝参加筹安会。

民国五年,清史馆聘为总纂,主修儒林、文苑及光宣大臣传。后以老病归里,在家乡去世。

马其昶与姚永概、林纾同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人物。姚、林早死6年,他晚年遂被目为桐城派殿军。其文固守桐城派规范,以宗经为本,以碑传史论为主,拙于记事,远离现实,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狭隘,亦无雄奇瑰玮之观。然思深辞婉,言简意长,不矜才,不使气,语言的雅洁可与方苞、姚鼐角立, 亦赞其“能尽俗”。

所著《抱润轩文集》,有宣统元年石印10卷本,民国十二年家刻本。他不写诗。学术著作有《屈赋微》、《桐城古文集略》等17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永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其昶(1855~1930)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永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191.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