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势力范围

[拼音]:diguozhuyi zai Zhongguo de shili fanwei

[外文]:imperialist sphere of influence in China

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我国 承诺或彼此协议,划分我国的特定地区,以使该国享有排他性独占利益的一种侵略形式。势力范围或称“利益范围”。

势力范围的划分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英、法、德、俄、日等国,为要保证自己在我国的某一特定地区具有优先的、独占的权益,迫使我国承诺,不把这一地区的各种权益让与他国;或者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协议,互相承认某一地区为对方的势力范围。1897年3月和1898年4月,法国先后两次迫使清 以换文方式,应允海南岛和毗邻越南各省(实指云南、广东、广西三省)不“让予”他国。1898年2月,英国采取同样方式,迫使清 承诺“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同年4月,中日间互换了不割让福建与他国的照会。1896年6月《中俄密约》和继之以《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章程》的订立,以及1898年3 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的成立,标志着俄德两国分别把整个东北地区和山东全省,认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各国间又通过各种方式,互相承认对方在某一地区享有特殊权益,或作出某种妥协。1896年1月,英法间达成协议,两国均沾在我国云南、四川两省境内贸易诸利益。1898年9月,英德两国银行代表各秉承其本国 的意旨,相互承认英国的利益范围是长江流域,德国的利益范围是山东全省以及与之毗邻的黄河流域一些地带。1899年4月,英国驻俄公使与俄国外交大臣互换照会,认定长城以北是俄国的利益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利益范围。通过这些国际文书的约定,帝国主义列强悍然把我国划分成为各该国势力范围的局面便形成了。大略地说,法以我国西南地区,俄以东北地区,英以长江流域,德、日两国分别以山东和福建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某一帝国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力图排除他国势力侵入,同时,力谋使自己的势力向他国的势力范围伸展。英国几乎与承认长城以北为俄国势力范围的同时,取得了往东北延展的关内外铁路的借款权益,德国一方面承认长江流域为英国势力范围,另一方面继续执行“打入长江流域”的政策,就是两个显著的例子。

势力范围的变动和消除

随着帝国主义各国实力的消长,上述势力范围也有所变动。根据1905年《日俄和约》,日、俄两国在擅自把东北地区划分为所谓“南满”、“北满”的同时,互相承认俄国在“北满”、日本在“南满”的势力范围。从1907年起的六年间,两国经三次密约,又把内蒙古地区作了划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出兵山东,强占青岛、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事实上取代德国把山东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待我国的态度上,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为标志,作了从划分势力范围向着联合压迫的转变;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某些国家在某些特定地区,仍留有特殊的势力和影响。1924年5月,《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中载明:苏联 声明前俄帝国 与我国所订立的、以及与第三者所订立的一切条约、协定等项,有妨碍我国 及利益者,概为无效,予以废止。1945年 胜利后,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势力范围才之后消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艳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势力范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艳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143.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