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阿富汗戏剧

[拼音]:Afuhan xiju

[外文]:Afghan Drama

19世纪以来,在3次抗英战争中,阿富汗以英雄事迹、勇敢无畏的斗争故事为题材的民间诗歌及口头文学作品大量涌现,这些诗歌与对唱成为戏剧的雏型。印度等国的戏剧与电影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影响了阿富汗的作家,使他们开始尝试戏剧文学创作。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正式出现剧本。

1919年阿曼努拉国王继位后,政治气氛比较自由,作家创作的剧本能够在公开场合演出,因而先后有一些剧本问世。但其内容情节往往与当时流行的小说和故事近似,有些剧作就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如著名作家与历史学家哈比比(1909~?) 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新婚之夜》一剧,就是从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剧本描写在抗英战争初期,一对新婚夫妇双双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独立的事业。剧本的语言比小说原著朴素动人,剧中还 了民间短体诗歌,由剧中人以其原有的曲调吟咏、对唱。剧中人物的对白间杂对唱,使剧作富有民间曲艺的色彩。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支持改良运动、反对封建宗教势力的剧作,但遭到宗教上层和封建贵族的强烈反对。

1933年查希尔国王继位后,在封建宗教势力与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之间采取调和与妥协的政策,给予文学创作以较大的自由。因此,自20世纪中期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一批反抗封建压迫、歌颂男女爱情和反对包办婚姻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戏剧的发展多半还只是停留在剧本的创作上,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又缺少专业戏剧团体,因此公开演出很少。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学生剧团曾公开演出过一些追求爱情自由的话剧,但影响不大。

在现代阿富汗知名作家中,帕日瓦克(1904~ )的戏剧作品《会说话的卢比》,内容主要是反对封建剥削及 ;贝纳沃(1917~1985)创作的剧本《忙于何事?》揭露某些 官员的 堕落; ·丁·日瓦克(1918~ )的《蔗糖》描写一个佃农的故事;阿曼努拉·西拉卜(1935~1976)的《茅屋寒士》、《社会蛆虫》、《遗产》等,表现了不满社会现实、主张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乐瑾杰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阿富汗戏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乐瑾杰;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8909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